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肖佳雷 1 ; 赵明 2 ; 来永才 3 ; 李炜 3 ; 毕影东 3 ; 李琬 3 ;
作者机构: 1.沈阳农业大学
2.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3.黑龙江省农科院耕作栽培所
关键词: 黑龙江省;大豆;栽培技术;发展趋势
期刊名称: 中国种业
ISSN: 1671-895X
年卷期: 2011 年 10 期
页码: 10-12
摘要: 对不同历史时期黑龙江省大豆栽培技术在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结荚习性、株高、节间距离、分枝数、结荚数)、垄宽、耕翻深度、化肥用量、产量水平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并结合黑龙江省不同生态区特点,提出黑龙江省发展大豆高产高效综合栽培技术的3种模式。
- 相关文献
[1]黑龙江省东南部地区水稻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 魏才强. 2015
[2]黑龙江省饲料高粱的育种研究与发展趋势. 张育松,刘淑芳,王黎明,焦少杰,申忠宝. 2002
[3]黑龙江省旅游观光农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毕洪文. 2006
[4]黑龙江省大豆施硫效果的研究. 申惠波. 1999
[5]黑龙江省大豆生产形势分析与建议. 刘忠堂. 2009
[6]美国俄亥俄州保护性耕作体系情况与黑龙江省农业持续发展建议. 盖志佳,赵文军,刘婧琦,蔡丽君,杜佳兴,赵桂范,张敬涛. 2017
[7]黑龙江大豆重金属残留及其膳食风险研究. 孙向东,兰静,张瑞英,赵琳,陈国友,杜英秋. 2019
[8]黑龙江省主栽大豆品种品质优势分析. 兰静,王冰,李宛,倪蓓,武爽,孙向东,赵琳,张瑞英. 2022
[9]黑龙江省大豆生产现状与发展建议. 朱梓菲,刘鑫磊,薛永国,栾晓燕,矫江. 2020
[10]黑龙江省现代农机合作社大豆生产效率研究. 姜宇博,李爽. 2016
[11]黑龙江省不同农业生态区大豆平衡施肥效果研究. 李玉影,刘双全,姬景红,佟玉欣,郑雨,刘颖. 2015
[12]黑龙江省大豆田化学除草技术. 王江. 2013
[13]加入WTO后黑龙江省大豆产业展望及对策. 孙向东,任红波. 2000
[14]黑龙江省大豆良种研发与繁育现状分析. 孙浩月,袁明,韩冬伟,张笛,王振,朱治佳,王连霞,高海峰,汤志平,高博. 2022
[15]黑龙江省主要大豆品种生育期组归属研究. 李灿东,郭泰,王志新,郑伟,张振宇,郭美玲,刘忠堂. 2015
[16]开花期干旱对黑龙江省主栽大豆品种根部性状的影响. 郑伟,郭泰,王志新,李灿东,张振宇,郭美玲,刘忠堂,李志民. 2015
[17]黑龙江省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赵贵兴,吴俊江,王金生,夏晓雨,季妮娜,马力,李进荣,毕伟伟,张丰屹. 2022
[18]中国及黑龙江省大豆新品种保护现状与分析. 樊超,毕影东,李炜,刘淼,刘建新,王玲,杨光,唐立郦,邸树峰,梁文卫. 2022
[19]黑龙江省西部风沙半干旱区浅埋滴灌技术对大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杨慧莹,王宇先,高盼,徐莹莹,张巩亮,闫锋,董扬,申惠波. 2025
[20]1963-2022年气候变化对黑龙江省大豆需水量的影响. 吴黎,毕洪文,郑妍妍,庄家煜,解文欢,张效霏.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黑龙江不同育种阶段粳稻主要农艺性状演变规律
作者:刘猷红;唐傲;董文军;孟英;张喜娟;刘凯;冷春旭;商全玉;来永才
关键词:寒地粳稻;育种阶段;农艺性状;演变规律
-
基于高密度遗传图谱的粳稻苗期耐冷QTL分析
作者:杨传铭;王立志;张喜娟;杨贤莉;王洋洋;侯本福;崔士泽;李青超;刘凯;马瑞;冯延江;来永才;李红宇;姜树坤
关键词:粳稻;高密度连锁图谱;苗期;耐冷;数量性状位点
-
干旱胁迫对苜蓿种子萌发的影响
作者:王晓龙;杨曌;来永才;柴华;李莎莎;徐艳霞;吴玥;王建丽
关键词:苜蓿;萌发期;抗旱性;隶属函数法
-
2种新型肥料对大豆肥密效应及土壤酶活的影响研究
作者:元文霞;毕影东;樊超;李炜;刘淼;刘建新;杨光;邸树峰;梁文卫
关键词:大豆;肥密;产量;生长;土壤酶
-
寒地野生大豆种质资源游离氨基酸组分分析
作者:樊超;毕影东;刘淼;李炜;刘建新;杨光;梁文卫;邸树峰;唐立郦;来永才
关键词:寒地野生大豆;游离氨基酸;变异系数;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
-
工业大麻ZF-HD转录因子的鉴定及表达分析
作者:翟莹;高双;王志刚;赵明;祁宏英;马天意;张军;李珊珊
关键词:工业大麻;ZF-HD转录因子;生物信息学分析;干旱胁迫;盐胁迫
-
叶面喷施锌肥对小豆产量及籽粒锌含量的影响
作者:李琬;王雪扬;卢环;刘淼;王晨;高嫱;孟宪欣;尹振功
关键词:小豆;外源锌;产量;籽粒锌含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