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朝辉 1 ; 王安乐 1 ; 解翠萍 1 ; 董喜才 1 ; 党德宣 2 ; 韦晋晋 3 ; 赵晋鹏 3 ;
作者机构: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2.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经济研究所
3.山西鑫农奥利种业有限公司
关键词: 运轮1号;轮回选择;配合力;玉米;群体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14 年 30 卷 33 期
页码: 26-30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种质资源遗传基础狭窄是制约玉米育种的重要因素,而群体轮回选择是拓宽玉米资源遗传多样性的重要方法。以具有中国reid血缘的8个自交系组成的群体和美国坚秆种质群体BSSS杂交后经过一轮混合授粉形成运轮1号玉米群体。3轮混合选择后,以昌7-2为测验种分析了运轮1号群体的产量性状的配合力。结果表明,群体内单株间产量配合力差异显著,遗传变异较丰富。从138个测交种中筛选出20个较优良的对应自交单株作为新一轮轮回选择的亲本。预计新一轮合成群体产量配合力将提高11.6%,灌浆脱水速率较对照优越,其他农艺性状也得到相应改良。
- 相关文献
[1]运用半同胞轮回选择法对‘运轮1号’相关性状的改良效果分析. 党德宣,陈朝辉,林何莺,董喜才,张相斌,李圳,苏东涛,李兆斌,解翠萍. 2018
[2]轮回选择方法对运轮2号的改良效果. 陈朝辉,王安乐,解翠萍,董喜才,党德宣,林何莺. 2013
[3]轮回选择在玉米种质创新中的作用及方法. 董民堂,闫彩清,李凌雨,王学雄. 2004
[4]近红外分析方法在玉米轮回选择中的应用. 卢宝红,张义荣,魏良明,杜如珊,刘华伟,李建生. 2005
[5]玉米核心种质群体构建与改良效果. 刘守渠,段运平,撖晓东,郭峰,任小燕. 2019
[6]玉米雄性不育系晋玉1A的选育及其特性. 张欢欢,崔贵梅,王长彪,王晓清,郝曜山,杜建中,王亦学,孙毅. 2020
[7]特早熟玉米自交系农艺和产量性状配合力分析及其改良. 刘守渠,段运平,王贵彩,郭峰,撖晓东. 2012
[8]紧凑型玉米自交系主要性状配合力及遗传参数分析. 骈跃斌,许晶,武岩军. 2009
[9]几个早熟玉米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李齐霞,李中青,祁丽婷,王敏,王瑞,孙万荣. 2016
[10]玉米自交系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力分析. 梁改梅,张彦芹,张明义,陈稳良. 2008
[11]玉米叶夹角性状配合力的研究. 苏书文,白琪林,郭新林. 1993
[12]不同杂种优势模式下六个玉米外引群体的配合力分析. 李爱军,董红芬,李洪. 2007
[13]几个自选玉米自交系配合力及遗传参数分析. 樊丽生,郑联寿,郭耀东,温日宇,姜庆国,郭耀文. 2013
[14]玉米不完全双列杂交测定自交系配合力的研究. 郭还威,王黄英. 1993
[15]玉米自交系配合力测验. 陈国基,郭国亮,刘满芳,吴枝根. 1991
[16]玉米雄穗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参数研究. 白琪林,陈绍江,苏书文,高合明,郭新林. 2004
[17]轮回选择对矮败小麦产量及品质性状的影响. 王敏,姬虎太,张定一,曹勇,马小飞,李晓丽,姜兰芳,郑彩平. 2018
[18]大豆隐性雄性不育系的应用及轮回选择. 李莹,李原萍. 1992
[19]矮败小麦在高产、超高产育种中的应用研究. 温辉芹,张立生,程天灵,李生海. 2007
[20]小麦轮回选择的初步实践. 王振富,双志福,张瑞仙,降彩霞. 198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蛹期日高温对小菜蛾后续发育的延迟影响
作者:邢鲲;张伟;党德宣;赵飞
关键词:小菜蛾;日高温;持续时间;延迟作用
-
杂交玉米新品种运单74的选育及特性研究
作者:党德宣;陈朝辉;林何莺;孟全业
关键词:玉米杂交种;运单74;品种选育;特性研究
-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及推广方式研究
作者:张相斌;陈朝辉;姚保民;韩峰杰
关键词:玉米;栽培技术;推广方式
-
数字化技术在玉米育种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薛建兵;张冬梅;魏国英;侯兴松;董喜才;陈朝辉
关键词:玉米;育种;数字化技术
-
运用半同胞轮回选择法对‘运轮1号’相关性状的改良效果分析
作者:党德宣;陈朝辉;林何莺;董喜才;张相斌;李圳;苏东涛;李兆斌;解翠萍
关键词:运轮1号;群体;轮回选择;半同胞轮回选择;测验种
-
山西玉米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作者:党德宣;李兆斌
关键词:玉米;产业;现状;对策
-
苹果树花果管理技术浅议
作者:苏东涛;刘志华;党德宣;王静;吕凯;李兆斌;杨向方
关键词:管理技术;苹果树花果;合理负载;果实套袋;生草覆盖;平衡施肥;坐果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