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桂蕉1号'香蕉成熟过程中挥发性成分和香气特征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梁水连 1 ; 吕岱竹 2 ; 马晨 2 ; 相坛坛 2 ; 周佳 2 ; 王明月 1 ;

作者机构: 1.海南大学热带作物学院

2.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香蕉;‘桂蕉1号’;挥发性成分;香味特征;后熟时期

期刊名称: 食品工业科技

ISSN: 1002-0306

年卷期: 2021 年 014 期

页码: 99-10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对‘桂蕉1号’香蕉果实的不同后熟时期进行挥发性物质的分析,并使用气味"ABC"法对果实的香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桂蕉1号’香蕉的绿熟、黄熟和过熟期共检测出24种相对含量大于1%的挥发性物质,包括醛类、酯类和其他烷烃挥发性物质。其中绿熟期以反式-2-壬醛和反式-2-,顺-6-壬二烯醛为主的挥发性物质,黄熟期以反式-2-己烯醛、异丁酸异戊酯和己醛为主的挥发性物质,在过熟期相对含量最高的是乙酸异戊酯。香韵分析结果表明绿熟期涵盖15种香型,其中脂肪香味香型载荷较大,黄熟期和过熟期分别包含13种和14种香型,其中黄熟期以青香载荷最大,过熟期以果香载荷最大。‘桂蕉1号’果实在不同的成熟阶段,其香气成分的种类和相对含量有较大的变化,并随着果实成熟度的增加,其香韵的种类也有明显的变化,绿熟期和过熟期的香型种类最多,是食品香精开发的最佳时期。

  • 相关文献

[1]‘阿蒂莫耶’番荔枝花期挥发性成分和香味特征分析. 乔飞,江雪飞,徐子健,丛汉卿,党志国,陈业渊. 2016

[2]桂七芒果果酒挥发性成分分析. ZHANG Ming,张明,SHUAI Xixiang,帅希祥,MA Feiyue. 2018

[3]热泵干燥对生咖啡豆活性物质和挥发性成分的影响研究. 董文江,杨静园,陆敏泉,胡荣锁. 2015

[4]天然橡胶凝杂胶除臭微生物筛选与效果评价. 丁丽,桂红星,黄红海,赵立广,李建伟,李艺璇. 2017

[5]HS-SPME-GC-MS分析油梨种子的挥发性成分. 罗立娜,韩树全,范建新,李茂富,马蔚红,王代谷,何凤平. 2020

[6]香露兜不同叶位挥发性成分差异性分析. 郭培培,黄志,秦晓威,陈思平,鱼欢,宗迎,贺书珍. 2020

[7]香荚兰籽中挥发性成分分析. 王海茹,初众,徐飞,张彦军,姚晶. 2018

[8]红心火龙果果酒挥发性成分分析. 殷俊伟,龚霄,王晓芳,刘洋洋,李积华,李亚军. 2016

[9]云南香茅草挥发性成分分析. 杨文秀,赵维峰,邓大华,魏长宾,孙光明. 2013

[10]澳洲坚果焙烤过程中挥发性成分的特征分析. 静玮,苏子鹏,林丽静. 2016

[11]云南不同地区烘焙咖啡豆挥发性成分的HS-SPME/GC-MS分析. 张丰,董文江,王凯丽,谷风林,熊善柏. 2015

[12]采用HS-SPME-GC/MS和电子鼻技术解析生咖啡豆加速贮藏期挥发性组分的变化规律. 丛莎,董文江,赵建平,迟晓星,陈治华,蒋快乐,山云辉. 2020

[13]罗非鱼酶解液酵母发酵脱腥工艺及其挥发性成分的研究. 李亚会,周伟,李积华,龚霄,曹玉坡,陆旭丽. 2021

[14]胡椒叶片挥发性成分HS-SPME-GC/MS分析. 范睿,郝朝运,秦晓威,徐飞,邬华松. 2015

[15]海南兴隆地区烘焙咖啡豆的挥发性成分研究. 于淼,董文江,胡荣锁,张东杰,赵建平. 2016

[16]不同热风干燥温度对高良姜片品质特性的影响. 李照莹,黄晓兵,周伟,张晴雯,彭芍丹,黄亮舞,阮榕生. 2021

[17]烘焙速度对兴隆咖啡豆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于菲,董文江,胡荣锁,龙宇宙,陈治华,蒋快乐. 2021

[18]七种秋石斛鲜花挥发性成分差异性分析. 丁灵,李崇晖,尹俊梅. 2016

[19]海杧果根的挥发性成分分析. 李海燕,王茂媛,王建荣,晏晓霞,邓必王,王祝年. 2010

[20]不同干燥方式对五指毛桃品质的影响. 桂青,王秀全,黄坚雄,潘剑,郑定华,袁淑娜.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