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现代鱼菜共生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爽 1 ; 安诗琦 1 ; 严子微 1 ; 王璐瑶 1 ; 付小哲 1 ; 张鹏 1 ;

作者机构: 1.大连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辽宁省水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鱼菜共生;发展历程;组成要素;技术参数;研究展望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ISSN: 1008-0864

年卷期: 2020 年 03 期

页码: 160-16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传统水产养殖业大量消耗水资源与营养要素,容易导致水环境遭受严重污染。发展新技术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尽量减小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才能有望实现水产养殖业健康可持续性发展。现代鱼菜共生技术集循环水养殖和水耕栽培技术于一体,利用养殖废水中的氨氮作为水耕栽培作物的营养物质,达到养殖废水处理和水耕作物生长的双重目的,在渔业和农业产量方面获得双赢,是现代农业技术创新之典范。本文围绕鱼菜共生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历史、分布现状、系统组成要素及关键技术参数展开论述,并对未来鱼菜共生技术的研究方向做出展望。

  • 相关文献

[1]南海北部张网主要技术参数的变化分析. 张旭丰,杨吝,张鹏,谭永光. 2008

[2]鱼菜共生综合生产系统的研究进展. 宋红桥,管崇武. 2018

[3]鱼菜共生系统中乳酸菌的筛选及其发酵矿化应用. 蒋金辰,徐琰斐,单建军,张宇雷,高霞婷. 2024

[4]鱼-菜共生养殖模式对罗非鱼生长性能、水质和浮游生物的影响. 刘邦辉,方彰胜,丁悦秀,乔宝成,李健鹏,王广军. 2021

[5]生物浮床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概况. 李志斐,王广军,陈鹏飞,李小艳,谢骏. 2013

[6]不同生长阶段的芹菜与生菜的净水能力比较. 高霞婷,宋红桥,张海耿,倪琦,张宇雷. 2021

[7]鱼菜共生技术及系统工程研究. 张明华,丁永良,杨菁,王祖钧,张旭. 2004

[8]3种罗非鱼养殖模式对浮游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李丹丹,孟顺龙,陈家长. 2015

[9]生菜在鱼菜共生立体种养殖系统中的水质净化效果. 魏东,张植元,胡佳祥,谷兵,范泽,王雄延,陈娇. 2022

[10]菜-鱼复合设施种养系统构建与运行试验分析. 徐琰斐,单建军,顾川川,高霞婷,张宇雷,倪琦. 2023

[11]草鱼养殖模式对气单胞菌属细菌群落影响分析. 徐先栋,付辉云,欧阳敏,万国湲,饶毅,黄江峰,周智勇,刘礼辉. 2021

[12]罗非鱼-鱼腥草共生系统中鱼菜不同配比对池塘水质及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可小丽,李庆勇,黄秋标,王淼,衣萌萌,刘志刚,卢迈新. 2022

[13]不同磷酸二氢钾添加量对鱼菜共生系统水质及鱼菜生长的影响. 徐琰斐,顾川川,高霞婷,倪琦. 2022

[14]鱼菜共生系统氮、磷利用效率研究现状和展望. 蒋金辰,高霞婷,徐琰斐,单建军,张宇雷. 2022

[15]鱼菜共生发展历史、典型模式与发展趋势. 徐琰斐,张宇雷,顾川川,刘晃,倪琦. 2020

[16]鱼菜共生系统设计构建及运行效果分析. 顾川川,徐琰斐,高霞婷,张海耿. 2023

[17]管式鱼菜共生装置及生态养鱼模式研究. ^A张明华^B1%^A丁永良^B2%^A曾正^B3. 2004

[18]鱼菜共生技术及系统工程研究. 张明华,丁永良,杨菁,王祖钧,张旭. 2002

[19]一种植物净水技术(鱼菜共生)的研究. 张明华,丁永良,杨菁,王祖钧,张旭. 2003

[20]中国大菱鲆产业发展演进与趋势分析. 刘龙腾,朱雪梅,赵明军.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