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新型肥料在稻虾共作区直播水稻应用效果初探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彭成林 1 ; 袁家富 1 ; 赵书军 1 ; 佀国涵 1 ; 李金华 1 ; 徐祥玉 1 ; 徐大兵 1 ; 贾平安 1 ;

作者机构: 1.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

关键词: 稻虾共作;包膜肥;生物有机肥;直播水稻

期刊名称: 湖北农业科学

ISSN: 0439-8114

年卷期: 2019 年 018 期

页码: 25-2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在江汉平原稻虾共作区,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3种新型肥料对直播水稻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新型包膜氮钾复合肥,在一次性施肥条件下,随包膜肥所占比例的下降,水稻的产量表现出下降趋势,所有包膜肥处理相对于推荐施肥对照均未表现出明显增产效果,且在水稻生长中后期表现出缺氮症状;对于沃农生物有机肥,在化肥氮减少2.5%~6.3%、化肥钾减少35.4%~72.9%的条件下,相对于推荐施肥处理水稻增产2.1%~3.5%,且增产主要是通过增加有效穗来实现的;对于PPF菌肥,对水稻产量影响不明显.

  • 相关文献

[1]长期稻虾共作模式下稻田钾素平衡状况及合理施钾量研究. 彭成林,袁家富,佀国涵,刘威,赵书军,苏章峰,李金华,谢媛圆,马朝红. 2021

[2]湖北省稻虾共作典型区域水稻施肥现状评价. 彭成林,袁家富,马朝红,杨小红,佀国涵,李金华,刘威,谢媛园. 2021

[3]湖北省稻虾共作模式下水稻机插栽培技术. 程建平,汪本福,章桃娟,李阳,张枝盛,杨晓龙,彭成林,杨小红. 2020

[4]水分优化管理对稻虾共作模式水稻产量及土壤还原性物质的影响. 彭成林,赵书军,佀国涵,朱秀秀,牛鑫泽,袁家富,徐大兵,刘威,周剑雄. 2024

[5]小龙虾扰动下水稻秸秆腐解及养分释放和表面结构变化特征. 彭成林,徐大兵,周勇,佀国涵,赵书军,刘威,周剑雄. 2024

[6]稻虾共作模式对稻田杂草的控制效果及其经济效益. 刘全科,周普国,朱文达,杨峻,喻永冰,刘美刚,贾平安,夏良付,许凌风,李林. 2017

[7]稻虾共作模式下稻田杂草生长和群落多样性的调查. 徐大兵,贾平安,彭成林,佀国涵,徐祥玉,袁家富,蒋代铭. 2015

[8]长期稻虾共作模式对不同施氮量下直播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彭成林,袁家富,贾平安,佀国涵,徐祥玉,赵书军,李金华. 2020

[9]10%氰氟·精噁唑EC防除水稻直播田千金子的效果研究. 张文君,朱文达,李林,张宏军,张朝贤. 2011

[10]10%氰氟草酯EC防除水稻直播田禾本科杂草的效果研究. 魏守辉,张宏军,李林,张文君. 2011

[11]中化生物有机肥在茶树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陈勋,雷该翔,康伟,王友平. 2017

[12]功能型复合微生物菌剂和生物有机肥防治萝卜根结线虫病的研究. 邓晓辉,闵勇,焦忠久,袁伟玲,甘彩霞,崔磊,邓士元. 2017

[13]长期施用生物有机肥对土壤肥力及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影响. 胡诚,曹志平,罗艳蕊,马永良. 2007

[14]不同改良剂对棕红壤酸性及作物产量的影响初报. 熊又升,袁家富,赵书军,柴彦君,彭成林,徐祥玉. 2009

[15]施用生物有机肥对土壤酶活性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胡诚,刘东海,乔艳,刘友梅,李双来,陈云峰. 2017

[16]生物有机肥发展现状及对策——以湖北省为例. 佀国涵,袁家富,熊又升,赵书军,彭成林,徐祥玉,刘晔. 2012

[17]配施有机肥对白三叶草生长及香蕉园土壤生态的改良作用. 王丽霞,黄大野,刘永霞,丁哲利,何应对.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