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降低茶树组织培养中外植体褐化程度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黄燕芬 1 ; 周国兰 2 ; 赵华富 2 ;

作者机构: 1.贵州师范学院

2.贵州省茶叶研究所

关键词: 茶树;外植体;褐化

期刊名称: 西南农业学报

ISSN: 1001-4829

年卷期: 2009 年 22 卷 05 期

页码: 1492-149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降低茶树组培过程中外植体褐化程度,从外植体表面消毒时间、切割方式、转瓶间隔时间、培养基类型、激素配比、抗褐化剂和吸附剂的使用方面进行了综合试验。结果表明:表面消毒最适时间为7~8 m in;接种外植体带腋芽叶片保留2/5,3 d转瓶1次降低褐化的效果较好;经此处理的外植体培养在1/2MS+BA 2 mg/L+NAA 0.1 mg/L+Vc 1.0 g/L+AC 1.0 g/L的培养基中,生长良好,褐化率由86%下降为41%。

  • 相关文献

[1]辣椒离体再生培养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英文). 付文婷,苏丹,杨红,杨万荣. 2012

[2]两个百合商业品种的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吴青青,窦云,张朝君,石乐娟,胡小京. 2015

[3]花生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杨克相,唐容,吕建伟,成良强,胡廷会,王军. 2018

[4]鸟王茶优良品系NW32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 田维丽,谢恩俊,岑露,周富裕,周国兰,黄小贞,李岩,赵德刚. 2020

[5]落葵组织培养外植体的筛选. 封海,张睿,杨巍. 2024

[6]藜麦组织培养快速繁殖体系建立研究. 曹宁,高旭,丁延庆,程斌,陈天青,何庆才,张立异. 2018

[7]藜麦组织培养快速繁殖体系建立研究. 曹宁,高旭,丁延庆,程斌,陈天青,何庆才,张立异. 2018

[8]假眼小绿叶蝉的发生规律及化学防治. 魏进,段婷婷,朱淮武,廖国会. 2011

[9]贵州省茶园蓟马类害虫的研究概况. 吕召云,周玉锋,孟泽洪. 2013

[10]全国茶树品种区试贵州点的表现. 周富裕,刘红梅,姚雍静. 2009

[11]茶树机采与手采结合是必由之路. 刘红梅. 2007

[12]生长调节剂在茶树抗性方面的研究及应用. 陈娟. 2013

[13]贵州罗甸茶树高效快繁育苗技术研究. 张正秋,王惠泽,罗显扬,聂军,周富裕,曹雨,贺西亮,张正霞. 2010

[14]茶树智能化快繁扦插育苗技术. 周顺珍,周国兰,罗显扬,赵华富. 2011

[15]鲁虹牌全营养生态肥在茶园中的应用研究. 姚雍静,郑文佳,申东. 2008

[16]茶树对铅、镉、铜的吸收累积特性研究. 刘声传,罗显扬,赵志清,喻云春,赵华富,魏杰,吕军. 2011

[17]机采与手采的有机结合是茶叶采摘技术发展的必由之路. 郑文佳,刘红梅. 2007

[18]茶树高效快繁育苗新技术. 张正秋,王惠泽,罗显扬,周富裕,曹雨. 2011

[19]湄潭苔茶良种组培快繁技术初探. 周国兰,黄燕芬,赵华富,刘晓霞,何萍. 2011

[20]不同沼液用量对有机茶树生长发育及其品质的影响. 刘红梅,陈娟,魏杰,申东,曹雨.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