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坚 1 ; 刘炜 2 ;
作者机构: 1.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
2.;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优势生态型;杂交;回交;杂交粳稻
期刊名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 1671-9387
年卷期: 2018 年 03 期
页码: 43-49+6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利用不同方法将恢复基因导入粳型优势生态型水稻中,分析各世代的遗传效应,为粳型杂种优势群的利用和丰富粳型杂交稻恢复系的遗传基础提供基础数据。【方法】以粳型优势生态群品种高雄13号、嘉农育251和Riw-1为受体材料,以具有恢复基因的C418为供体材料,将带有恢复基因的恢复系与不同生态型杂种优势群中的品种(系)进行杂交和回交,分别对杂交和回交各世代植株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测定与统计分析。【结果】回交选育过程中,各性状都是F1代值最大,BC1F1值最小,随着回交次数的增加,各世代主要农艺性状逐步接近亲本,标准差和变异系数也有减小的趋势;各性状变化幅度为单株产量>有效穗数>穗粒数>穗长>千粒质量>株高;多样性指数低,各世代变化大。杂交选育过程中,随着代数的增加,各世代主要农艺性状的标准差和变异系数下降,各家系内农艺性状差异减小趋于一致,家系间差异较大,性状类型多,整体向优良性状发展,各性状稳定的速度不同,多样性指数高,各世代变化小。【结论】杂交选育恢复系基因纯合速度慢,但具有更多的多样性;回交选育恢复系基因纯合速度快,但多样性减少。
- 相关文献
[1]粳稻优势生态型不同世代恢复系的恢复效果. 王坚,刘炜. 2018
[2]粳型优势生态型水稻Rf1a基因位点的检测. 王坚,刘炜. 2017
[3]利用吉粳88背景的高代回交导入系筛选抗旱株系及剖析水稻抗旱机理. 崔彦茹,张文银,徐建龙,黎志康. 2011
[4]回交转育水稻糯与非糯同型系育种方法的研究. 王兴盛,安永平,武绍湖. 1993
[5]基因×环境互作下杂交粳稻上部三叶形态性状遗传效应分析. 马洪文,殷延勃,王昕,武绍湖,吴斌. 2011
[6]杂交粳稻品质性状遗传效应分析. 马洪文,殷延勃,王昕,王坚,强爱玲,刘炜,史延丽. 2007
[7]宁夏杂交粳稻育种现状及展望. 马洪文,王兴盛. 2000
[8]杂交粳稻BT型雄性不育恢复基因功能标记优化研究. 王坚,刘炜. 2015
[9]杂交粳稻碾磨品质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 马洪文,王昕. 2006
[10]基因型×环境互作下杂交粳稻谷粒性状遗传效应分析. 马洪文,殷延勃,武绍湖,王昕. 2010
[11]基因×环境互作下杂交粳稻剑叶SPAD值遗传效应. 马洪文,杨桂香,殷延勃,王昕,武绍湖. 2009
[12]杂交粳稻株高的发育遗传效应分析. 马洪文,杨桂香,殷延勃,王昕,武绍湖. 2009
[13]宁夏杂交粳稻优势研究初报. 刘炜,史延丽. 2001
[14]杂交粳稻几个数量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马洪文,王昕,代晓华,殷延勃,王坚,强爱玲,刘炜,史延丽. 2006
[15]宁夏杂交粳稻品质性状杂种优势及亲本配合力分析. 马洪文,殷延勃,武绍湖,王坚,史延丽,刘炜. 2008
[16]宁夏杂交粳稻农艺性状杂种优势及其亲本配合力分析. 马洪文,王坚,史延丽,刘炜. 2008
[17]杂交粳稻农艺性状遗传效应及其相关性分析. 马洪文,殷延勃,武绍湖,王昕. 2009
[18]宁夏杂交粳稻育种现状及对策. 马洪文,王兴盛. 2000
[19]宁夏杂交粳稻优质研究初报. 刘炜,史延丽. 2001
[20]基因型与环境互作下杂交粳稻农艺性状的遗传效应. 马洪文,殷延勃,武绍湖,王昕,王坚.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寡糖处理对酿酒葡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作者:连金番;王坚;张源沛
关键词:寡糖类制剂;酿酒葡萄;肥料减量替代;产量;品质
-
宁夏水稻生产和育种现状及展望
作者:刘炜;陈永伟;王坚
关键词:水稻;种植面积;产量;品种;选育;栽培技术
-
宁夏优质稻育种历程、问题及展望
作者:王昕;刘炜;马洪文;贺奇;冯伟东;张益民;李虹;殷延勃
关键词:水稻;育种;优质稻;宁夏
-
水稻直播栽培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作者:陈丽;刘炜;贺奇;王兴盛;孙建昌
关键词:保墒旱直播;播后上水;品质;影响
-
基于水稻RIL群体的加工品质性状QTL分析
作者:陈丽;马静;朱志明;刘炜;孙建昌
关键词:水稻;重组自交系;加工品质;性状;QTL分析
-
影响宁夏优质稻谷生产的关键品质因子分析
作者:马静;陈丽;杨生龙;张振海;安永平;张娇;刘桢;孙建昌;刘炜
关键词:优质稻谷;品质;整精米率;垩白度;宁夏
-
水稻垩白QTL位点qCG5的定位分析
作者:陈丽;马静;刘炜;孙建昌;韩龙植
关键词:水稻;外观品质;QTL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