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大豆大垄平台增密保墒增产机理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肖佳雷 1 ; 王贵江 1 ; 来永才 1 ; 李炜 1 ; 毕影东 1 ; 李琬 1 ; 石邵河 1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大豆;大垄平台;保墒;高产

期刊名称: 中国种业

ISSN: 1671-895X

年卷期: 2012 年 07 期

页码: 39-41

摘要: 选用半矮秆大豆绥农22,采用大区对比试验,重点分析大垄平台增密保墒技术对土壤水分含量、土壤容重、叶面积指数、消光系数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大垄平台技术全生育期的土壤含水量平均保持在28.34%~34.18%,比常规垄作高出0.62%~2.16%,土壤容重全生育期平均比常规垄作低0.374g/cm3;开花期大垄平台叶面积指数比常规垄作大1.066、结荚期大2.377、鼓粒期大1.261;在开花期大垄平台消光系数变化为0.55~1.26、常规垄作为0.97~1.1,在结荚期消光系数变化分别为0.73~1.14和0.71~1.14,在鼓粒期消光系数变化分别为0.77~1.12和0.97~1.0,而在3个时期的最大顶角时大垄平台消光系数大于常规垄作;大垄平台和常规垄作收获时密度分别为35株/m2和28株/m2,单株粒数分别为61.8粒和71.0粒,百粒重分别为15.6g和16.0g,产量分别为239.40kg/m2和212.06kg/667m2,大垄平台比常规垄作增产27.34kg,增产幅度为12.89%。

  • 相关文献

[1]半干旱区玉米秸秆还田方式抗旱效果及效益分析. 杨慧莹,刘玉涛,王宇先,徐莹莹,高盼,郑旭,徐婷,王俊河. 2021

[2]对“十五”期间我省发展大豆生产的思考. 刘忠堂. 2001

[3]高产大豆新品种齐农10号的选育与推广. 袁明,韩冬伟,王淑荣,张笛,王连霞,马波,王俊强,胡继芳. 2022

[4]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佳豆33及其栽培技术. 王志新,郭泰,郑伟,李灿东,赵海红,徐杰飞,袁伟东,郭美玲. 2021

[5]耐低温大豆合农60特性及免耕高产种植技术. 盖志佳,张敬涛,刘婧琦,蔡丽君,杜佳兴,谷维,苗忠文. 2019

[6]大豆新品种绥农29的选育及综合性状评价. 景玉良,付亚书,陈维元,姜成喜,姜世波,付春旭,王金星,单大鹏. 2010

[7]超高产大豆育种趋势. 徐杰飞,郭泰,王志新,郑伟,李灿东,赵海红,赵星棋,郭美玲,王世通. 2022

[8]三江平原水田改种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盖志佳. 2024

[9]优质大豆绥农35的选育及高产高效生产技术体系示范. 景玉良,隋喜友,陈维元,姜成喜,付亚书,姜世波,付春旭,王金星,张维耀. 2016

[10]高产高蛋白大豆新品种绥农71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曲梦楠,付春旭,张维耀,高陆思,潘文婧,孙亚男,景玉良,王金星. 2022

[11]大豆化学诱变育种研究进展. 徐杰飞,郭泰,王志新,郑伟,李灿东,赵星棋,王象然. 2024

[12]高产耐盐碱抗胞囊线虫大豆新品种庆豆13的选育. 于吉东,李肖白,周长军,马兰,李娜,刘冰,李建英,吴耀坤. 2021

[13]极早熟高产高油大豆新品种黑科71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鹿文成,闫洪睿,张雷,梁吉利,贾鸿昌,闫晓飞,韩德志. 2022

[14]绥农33大豆新品种选育报告. 姜成喜,陈维元,付亚书,景玉良,付春旭,王金星,姜世波,单大鹏,张维耀,吕德昌. 2012

[15]半矮杆耐密型大豆品种东生89高产栽培技术分析. 史春玲,李文,孙国宏,刘长远,宗春美. 2023

[16]优良基因聚合利用及高油大豆绥农48的选育. 张维耀,景玉良,付亚书,姜成喜,陈维元,付春旭,姜世波,王金星,曲梦楠,高陆思,孙艳杰,李鹤鹏. 2018

[17]依安地区有机种植模式下大豆品种产量对比试验研究. 王立辉,郑敏娜,朱治佳,韩冬伟,张笛,王振,孙浩月,王连霞,袁明. 2023

[18]高产抗病大豆新品种绥农22的选育及窄行密植栽培技术. 姜成喜,陈维元,付亚书,景玉良,吕德昌,付春旭,王金星. 2007

[19]优良基因聚合利用及高油大豆绥农38的创新与推广. 张维耀,姜成喜,付亚书,景玉良,付春旭,姜世波,王金星,陈维元,曲梦楠,高陆思,李鹤鹏. 2018

[20]大豆新品种农生2号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肖佳雷,柏锡,郭杨,戴常军,孙继海,梁禹男,贺海生,李勇.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