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新型氮肥对水稻产量养分积累及吸收利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姚单君 1 ; 张爱华 1 ; 杨爽 2 ; 吴兴洪 2 ; 张钦 1 ; 王文华 1 ; 王培官 3 ; 刘文启 3 ; 古应庭 3 ; 李克仙 3 ;

作者机构: 1.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2.贵州大学

3.贵州省贵安新区高峰镇农业服务中心

关键词: 水稻;新型氮肥;产量构成因素;产量;养分积累;养分吸收利用

期刊名称: 西南农业学报

ISSN: 1001-4829

年卷期: 2018 年 31 卷 010 期

页码: 2121-212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新型氮肥对贵州水稻产量、生物量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探讨其在水稻种植中的节肥增产效果,筛选适宜贵州山区水稻种植的高效新型氮肥.[方法]以水稻品种乐优58为试验材料,设置普通尿素和4种新型氮肥不同施肥方案的大田对比试验.[结果]相对于普通尿素处理,新型氮肥处理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水稻产量构成因素,增加水稻产量和地上部分生物量,其中腐植酸尿素处理水稻增产率和籽粒生物量最高,分别为16.28%、84.44 g/穴;控失尿素、腐植酸尿素、控失尿素一次追肥和普通尿素+等量锌肥处理均能提高水稻地上部分氮、磷、钾积累量,且腐植酸尿素处理能使水稻养分更多的积累在籽粒当中;腐植酸尿素处理水稻的氮肥利用率、肥料偏生产力、养分收获指数、养分吸收效率及氮肥农学效率综合表现最好,促进了水稻对养分的吸收利用.[结论]在贵州稻区施用腐殖酸尿素的效果最好.

  • 相关文献

[1]新型氮肥对水稻产量养分积累及吸收利用的影响. 姚单君,张爱华,杨爽,吴兴洪,张钦,王文华,王培官,刘文启,古应庭,李克仙. 2018

[2]控失尿素对水稻养分吸收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姚单君,张爱华,杨爽,吴兴洪,张钦,陈正刚,王培官,刘文启. 2019

[3]氮·磷·钾肥对优质稻T香优557产量·米质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徐娅,李树杏,涂敏,黄佑岗,朱速松. 2020

[4]氮肥用量对高寒地区白萝卜产量与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魏全全,张萌,顾小凤,柳玲玲,芶久兰. 2023

[5]氮磷钾配施对贵州高山甘蓝产量、养分吸收及利用的影响. 魏全全,芶久兰,张萌,顾小凤,柳玲玲. 2022

[6]播种量和播种方式对冬油菜养分吸收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魏全全,高英,芶久兰,张萌,饶勇,杨斌,凡迪,冯文豪,肖华贵. 2022

[7]控释尿素和有机物料添加提高黄壤冬油菜产量及养分吸收利用. 魏全全,张萌,芶久兰,饶勇,顾小凤,柳玲玲,肖华贵. 2024

[8]化肥氮减量配施生物炭和菜籽饼对玉米-白菜养分吸收、氮素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陈云梅,赵欢,肖厚军,谢婷婷,胡岗,秦松. 2022

[9]聚能网尿素对玉米产量及养分积累、利用的影响. 吴兴洪,张爱华,张钦,陈正刚,杨爽,姚单君. 2019

[10]新型尿素对玉米产量及养分积累、利用的影响. 张爱华,张钦,杨爽,吴兴洪,姚单君,陈正刚,王培官,刘文启,古应庭,李克仙. 2018

[11]不同养分配比对糯高粱物质生产及氮磷钾利用效率的影响. 高杰,李青风,彭秋,焦晓燕,王劲松. 2018

[12]新型腐植酸尿素对玉米产量、养分积累及利用的影响. 冉斌,张爱华,张钦,陈正刚,吴兴洪,王培官,李克仙,古应庭,刘文启. 2018

[13]酒糟有机肥连续施用对湄潭翠芽茶叶生物效应的影响. 胡伟,张萌,芶久兰,魏全全,龚确,周年敏,王艺. 2022

[14]不同施肥模式对鲜食玉米肥料利用率、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陈波,魏全全,杨仁德,周瑞荣,苟久兰,张邦喜. 2021

[15]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杂交水稻超高产栽培的产量构成因素. 罗德强,王飞,杜忠友,周维佳,江学海,张勇,郑玉琼,涂丹. 2007

[16]不同免耕密度对黔油17号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揭良波,张太平,魏忠芬,王军,李德文. 2009

[17]不同播期下高粱的农艺经济性状、产量及其与主要气象因子的相关性. 章洁琼,赵小敏,左晋,宋碧,胡朝凤,陈思宇,邹军. 2023

[18]箭筈豌豆的梨园景观化利用及养分特征. 牛雅琼,冉斌,吴兴洪,姚单君,张爱华,况胜剑,朱青,王文华,张钦. 2020

[19]紫云英果园种植的景观效应及养分积累效果. 罗跃,冉斌,吴兴洪,张爱华,况胜剑,朱青,王文华,张钦. 2020

[20]不同施氮水平下糯高粱氮磷钾养分吸收规律研究. 李青风,高杰,彭秋,周棱波,焦晓燕,王劲松.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