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包先明 1 ; 何俊 2 ; 刘国锋 3 ;
作者机构: 1.淮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无锡市农林局水产技术指导站
3.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农业部淡水渔业和种质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藻华聚集;漂浮植物;水葫芦;环境效应;光合作用
期刊名称: 环境科学
ISSN: 0250-3301
年卷期: 2015 年 06 期
页码: 2070-207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适应性强、生物量大的水生植物来净化污染水体,已成为目前水体生态修复的一种快捷有效的方法.然而,在夏季蓝藻水华严重聚集的水体,藻华聚集后对水生植物的生理生态影响及其环境效应,尚缺乏系统研究.本研究以水葫芦为代表,模拟在高温阶段(水温WT>25℃)、水华严重聚集时,对水葫芦的光合作用的影响进行研究,以揭示蓝藻水华聚集后造成的浅水生态系统中水生植物消亡的深层机制,并为减轻藻华聚集对水生植物的不良影响、充分发挥水生植物的水体净化功能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藻华聚集会很快消耗掉水生植物根区内的溶氧,呈现缺氧状态(DO<0.2 mg·L-1);植物根区内ORP出现明显下降现象,实验进行1 d后低于-100 m V,实验结束时达-200 m V,水体呈现强还原环境.与对照相比,根区内p H值低0.7个单位.藻华细胞在死亡、分解后释放大量的无机营养盐于水体中,植物根区内的NH+4-N含量比对照实验中高102倍;较高的NH+4-N含量(平均为45.6 mg·L-1)加之缺氧的协迫作用,导致植物机体受到破坏,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力严重下降.叶片的平均净光合速率仅为对照的0.6倍,实验结束时其光合速率Pn为3.96μmol·(m2·s)-1,而同期对照实验的叶片净光合速率Pn为22.0μmol·(m2·s)-1;叶片蒸腾速率仅为对照的0.55倍,至实验结束时其蒸腾速率为1.38 mmol·(m2·s)-1,同期对照实验的叶片蒸腾速率为7.61 mmol·(m2·s)-1,表明藻华长期的聚集对植物产生了不可逆的伤害作用.在实际生产中,要避免蓝藻的严重堆积和快速消亡,以减轻藻华暴发对植物的伤害,充分发挥植物的水体净化功能.
- 相关文献
[1]藻华聚集的环境效应:对漂浮植物水葫芦(Eichharnia crassipes)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韩士群,刘学芝,何俊. 2016
[2]藻华聚集的环境效应:对凤眼莲生态学性状的影响. 包先明,何俊,刘国锋. 2016
[3]蓝藻水华聚集对水葫芦生理生态的影响. 吴婷婷,刘国锋,韩士群,周庆,唐婉莹. 2015
[4]藻华聚集的生态效应:对凤眼莲叶绿素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何俊,杨轶中,韩士群. 2015
[5]中国水产苗种出口贸易综合效应探析-基于2013-2018年的数据. 岳冬冬,张明,方海,纪炜炜,阮雯. 2020
[6]藻源性黑水团环境效应Ⅲ:对水-沉积物界面处Fe-S-P循环的影响. 刘国锋,范成新,张雷,申秋实,王兆德,韩士群. 2014
[7]基于3种生物指数的三沙湾养殖活动底栖环境效应研究. 彭广海,付婧,马增岭,周进. 2018
[8]底栖动物螺蛳对池塘底泥及水质的原位修复效果研究. 孟顺龙,吴伟,胡庚东,瞿建宏,范立民,陈家长. 2011
[9]水葫芦生态工程措施对太湖竺山湖水环境修复效果的研究. 包先明,吴婷婷,韩士群,肖敏,严少华,周庆. 2015
[10]水葫芦栽培对池塘浮游细菌群落结构影响初探. 范立民,陈家长,吴伟,孟顺龙,宋超,胡庚东,裘丽萍,瞿建宏,徐跑. 2015
[11]不同水生植物对温室大棚鳝池水质指标的影响. 郑珂,严俊贤,魏杰,聂竹兰. 2014
[12]叶尔羌高原鳅的温室大棚生态养殖技术初探. 郑珂,严俊贤,魏杰,聂竹兰. 2014
[13]水葫芦对加州鲈池塘水质及底泥净化作用研究. 李姣,梁旭方,方刘,孙龙芳,程小燕,余德光,谢骏,白俊杰. 2018
[14]高温季节池塘种植水葫芦对河蟹生长及水质调控的影响. 孙毅,徐钢春,聂志娟,高建操,邵乃麟,朱昊俊,高峰. 2024
[15]水葫芦生态净化工程对竺山湖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变化的影响. 韩士群,何俊,严少华,周庆. 2014
[16]环境因子对鼠尾藻生殖托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马兴宇,梁洲瑞,刘福利,孙修涛,王飞久,汪文俊,刘坤. 2013
[17]浒苔光合作用等关键生理过程对环境因子响应途径的研究进展. 王广策,唐学玺,何培民,孙松,高山. 2016
[18]条斑紫菜丝状体不同发育时期对光照和温度的光合适应能力. 魏家慧,李国梁,汪文俊,梁洲瑞,鲁晓萍,刘福利,孙修涛,张朋艳. 2020
[19]不同浓度微囊藻水华在曝气扰动下的光合作用. 王小冬,刘子秋,刘兴国,秦伯强,张玮,顾兆俊,刘晃. 2021
[20]光强对多肋藻小孢子体生长及抗氧化生理的影响. 李国梁,汪文俊,李宝贤,梁洲瑞,鲁晓萍,李晓捷.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养殖尾水达标排放要求下的pH调控与管理技术初探
作者:刘颖;沈勇平;何俊;殷文健;胡庚东;宋超;张宪中
关键词:
-
水产养殖池塘水体土腥素含量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
作者:刘颖;李忠华;何俊;杨光;殷文健;张宪中
关键词:土腥素;水产养殖;水质指标;通径分析;无锡
-
大棚繁育克氏原螯虾种苗对养殖水体营养盐的影响
作者:刘国锋;徐增洪;朱光艳;水燕;何俊;张宪中
关键词:温室大棚;种苗繁育;水质;营养盐;克氏原螯虾
-
我国克氏原螯虾种苗产业发展现状
作者:刘国锋;徐增洪;徐跑;何俊;水燕;张宪中
关键词:克氏原螯虾;产业发展现状;种苗;繁育技术;水产养殖
-
不同类型饲料对繁育期克氏原螯虾肌肉营养指标的影响
作者:叶琦;徐增洪;倪嘉诚;刘国锋;朱光艳
关键词:克氏原螯虾;蛋白质含量;营养指标;配合饲料
-
不同成分培养基底栖动物生物量及水质评价
作者:朱光艳;徐增洪;水燕;刘国锋
关键词:培养基;底栖动物;群落结构;水质评价
-
"一稻两虾"稻田综合种养生产模式技术研究
作者:徐增洪;王开俊;刘国锋;符德敏;韩财安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