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论农药雾滴的剂量及分布对害虫防治效果的影响及其与农药损失的关系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顾中言 1 ; 徐德进 1 ; 徐广春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关键词: 农药雾滴;农药剂量;雾滴沉积与分布;防治效果;农药损失;农药利用率

期刊名称: 农药学学报

ISSN: 1008-7303

年卷期: 2020 年 002 期

页码: 193-20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明确农药雾滴在剂量传递中的作用方式,本文就雾滴的农药剂量和分布形式在保护作物和杀死害虫过程中的作用模式、以及由此产生的剂量损失进行了论述.农药剂量确定后,雾滴作为农药剂量的载体降落在水稻表面形成沉积点,害虫获得致死剂量后死亡.当雾滴在叶片表面呈连续的均匀分布时,害虫极易接触到药剂.如果害虫在第一时间获得致死剂量,则害虫死亡,其他剂量被浪费;如果第一时间未获得致死剂量,则害虫将继续为害,直至获得致死剂量,导致叶片受损.当雾滴累积的药液量超出叶片的流失点时,药液沉积量将减少约50%,药剂随药液流失,药液用量越多,药剂流失越多,与未流失者相比,需要2倍以上的农药剂量才能确保害虫获得致死剂量.当雾滴在叶片表面呈不连续的点状分布时:①若沉积点大小合适并含有致死剂量,则害虫接触沉积点后死亡,但若沉积点数量太少,则害虫在接触沉积点前会对水稻叶片造成伤害;②若沉积点太小并不足致死剂量,则害虫接触沉积点后仍继续为害叶片直至获得致死剂量;③若沉积点太大,虽含有致死剂量,但害虫只能接触该沉积点的小部分,不能获得致死剂量,则害虫可能在沉积点的范围内继续为害,也可能在几个沉积点的缝隙间为害直至获得致死剂量;④当沉积点的剂量超出致死剂量,则害虫接触沉积点后死亡,超出致死剂量的那部分农药被浪费.总之杀死害虫和保护作物需要有足够多的农药沉积点,而单位面积上沉积点的数量、大小和剂量即可组成农药的沉积结构,不同的沉积结构会产生不同的杀虫效果,最终影响农药利用率.

  • 相关文献

[1]植物表面特性与农药雾滴行为关系的研究进展. 许小龙,徐广春,徐德进,顾中言. 2011

[2]喷雾参数对自走式喷杆喷雾机稻田喷雾农药利用率及雾滴沉积分布的影响. 徐德进,徐广春,徐鹿,王聪博,胡双女,顾中言,邱白晶. 2020

[3]生防菌的筛选及对水稻病害的防治作用. Zhang Fen,张芬,Lu Fan,陆凡,Liu Yong-feng. 2010

[4]阿维菌素及其复配剂对蔬菜主要害虫的毒力与防效. 韩丽娟,许小龙,顾中言. 2000

[5]几种药剂防治水稻纹枯病田间试验效果. 邓金花,张青,周新伟,顾俊荣,杨代凤. 2008

[6]几种药剂对小菜蛾的毒力及田间防治效果. 许小龙,顾中言,韩丽娟. 2000

[7]咪鲜·甲硫灵对水稻稻瘟病的室内抑菌活性和田间防治试验. 吴祥,吉沐祥,林永,邹华娇,陈源,赵来成,庄桂花. 2009

[8]病虫兼治新药“蚜粉克星”在大麦上的应用研究. 赵桂东,李茹,周玉梅,朱海波. 2000

[9]25%毒死蜱微乳剂防治蔬菜田斜纹夜蛾药效试验. 李红阳,吴海涛,李慈厚,李洪山. 2006

[10]复合菌剂对草莓黄萎病的田间防治效果. 刘苏闽,周冬梅,杨敬辉,刘红霞,李红叶,郭坚华. 2010

[11]几种药剂防治4代稻纵卷叶螟的研究. 李馨宇,孙利忠,潘立高,孙成军. 2004

[12]醚菊酯与吡蚜酮复配对褐飞虱的增效作用和控制效果. 束兆林,缪康,赵来成,邱晓红,何东兵,姚克兵. 2013

[13]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对稻纵卷叶螟的田间防效. 束兆林,唐建明,周孝评,缪康,赵来成,方继朝. 2009

[14]棉虫杀防治棉虫药效试验初报. 陈建军,陈小波,刘立春,冒宇翔,李明光,邵晓泉,瞿汉忠,金中时,金思明,仇立高. 1995

[15]几种药剂对烟粉虱的田间药效试验. 徐文华,王瑞明. 2006

[16]杀螟丹水剂防治菜青虫田间药效试验. 束兆林,缪康,汪智渊,吉沐祥,赵来成,张建华,费子华,戴祝富,端木和林. 2006

[17]苏北沿海保护地番茄早疫病防治药剂筛选. 郑佳秋,郭军,李红阳,吴永成,梅燚,祖艳侠,王薇薇. 2016

[18]52%阿维·杀虫单WP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 吴祥,吉沐祥,朱彩华,顾士光,刘小英. 2010

[19]醚菊酯与吡蚜酮混配剂对灰飞虱的控制效果. 束兆林,赵来成,缪康,何东兵,姚克兵,吉沐祥. 2012

[20]阿维菌素与茚虫威混配对稻纵卷叶螟的毒力测定与田间药效. 朱成刚,吉沐祥,吴祥,杨红福,王健,杨成.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