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施肥措施对夏玉米田间群体微环境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聂胜委 1 ; 张巧萍 1 ; 张玉亭 1 ; 段俊枝 2 ; 韩伟锋 1 ; 宝德俊 1 ; 黄绍敏 1 ;

作者机构: 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

2.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信息研究所

关键词: 施肥措施;玉米季;群体;微环境;影响

期刊名称: 山西农业科学

ISSN: 1002-2481

年卷期: 2017 年 45 卷 01 期

页码: 54-59

摘要: 以长期不施肥(CK)为对照,研究单施氮肥(N2)、氮钾配施(N2K)、氮磷配施(N2P)、氮磷钾配施(N1PK,N2PK,N3PK,N4PK)对夏玉米田间群体微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不施肥或缺素施肥(CK,N2,N2K,N2P)措施对玉米大喇叭口期、灌浆期的群体内地面温度改变较少,温度较高,氮磷钾肥配施(N1PK,N2PK,N3PK,N4PK)措施对群体内地面温度改变较大,温度较低,二者温度相差0.2~12.0℃,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不施肥或缺素施肥(CK,N2,N2K)处理对玉米大喇叭口期的群体冠层温度影响较小,温度较高,氮磷钾肥配施(N2PK,N3PK,N4PK)处理的群体冠层温度较低,二者温度相差0.2~7.0℃;不同施肥措施对大喇叭口期、灌浆期群体内相对湿度,大喇叭口期群体内CO_2含量影响较小。通过合理施肥可以改善田间群体微环境,提高玉米的抗逆能力,获得较高的产量。

  • 相关文献

[1]不同优化平衡施肥措施对冬小麦田间群体微环境的影响. 聂胜委,张巧萍,张玉亭,宝德俊. 2018

[2]平衡施肥措施对夏玉米田间群体微环境的影响. 聂胜委,张巧萍,张玉亭,宝德俊,何宁. 2017

[3]粉垄耕作对潮土冬小麦田间群体微环境的影响. 张玉亭,汤丰收,何宁,黄绍敏,张巧萍,韦本辉. 2015

[4]不同施肥措施对冬小麦田间群体微环境的影响. 聂胜委,张巧萍,张玉亭,韩伟锋,黄绍敏,宝德俊. 2016

[5]玉米基肥期农田土壤氨挥发量与近地表氨浓度相关性研究. 吕金岭,尤克,何斌,刘霜,梁少民,郭战玲. 2024

[6]粉垄耕作后效对夏玉米群体微环境的影响. 张玉亭,汤丰收,张巧萍,何宁,郭庆,王洪庆,韦本辉. 2016

[7]油菜氮磷钾元素的需肥规律和施肥研究. 孙克刚,王亚莉,鹿智江,吕爱英,王英. 2002

[8]施肥措施对国审玉米品种郑黄糯2号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薛华政,韩赞平,齐红志,胡兵,赵霞. 2016

[9]环境变异及施肥措施对强筋小麦品质性状的影响. 王美芳,雷振生,吴政卿,杨会民,晁岳恩,赵石磊,徐福新,刘加平,杨攀. 2014

[10]不同玉米群体间主要籽粒品质性状的差异分析. 王利锋,曹言勇,李晶晶,王浩,杜海英,李会勇. 2014

[11]夏玉米高产群体生理动态质量指标的研究. 姚万山,宋连启,郭宏敏,张慎璞. 1999

[12]小麦不同世代群体轮回选择效应(英文). 王新望,赖菁茹,范濂,张汝斌. 1993

[13]垄作行间不同密度对小麦群体发育及产量的响应. 岳俊芹,邵运辉,汪庆昌,郑飞,方保停,柏立超,秦峰. 2012

[14]加快玉米螟赤眼蜂群体的改良、生产和应用. 武予清. 2010

[15]小麦品质生态研究概述与展望. 章练红,王绍中,李运景,许晓萍. 1994

[16]长期定位施肥对土壤效应的研究进展. 聂胜委,黄绍敏,张水清,郭斗斗,张巧萍,张玉亭,宝德俊,陈源泉. 2012

[17]不同干燥方式对香菇品质的影响. 张乐,李鹏,王赵改,陈丽娟,王晓敏,杨慧. 2015

[18]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许保疆,赵博,游一,孟俊杰,上官彩霞,杜涛,乔鹏程. 2020

[19]吡虫啉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及其防治麦蚜有效剂量的评价. 刘爱芝,王晓军,武予清,李素娟,李巧丝. 2003

[20]红叶樱花组培苗移栽技术研究. 王慧娟,孟月娥,王利民,赵秀山,李艳敏,董晓宇.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