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家贤 1 ; 何玉媚 1 ; 黄华林 1 ; 卓敏 1 ; 晏嫦妤 1 ; 乔小燕 1 ;
作者机构: 1.广东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
关键词: 红茶;英红6号;香气物质;化学组成
期刊名称: 广东农业科学
ISSN: 1004-874X
年卷期: 2009 年 12 期
页码: 39-4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对英红6号红碎茶香气化合物组成的研究结果表明,英红6号红茶香气由醇、醛、酮、酯、内酯酸及未知物等7类42种化合物组成,在已鉴定的37个组分中,醇类化合物含量最高,占香气总物质的59.9%;该红茶中的芳樟醇及其氧化物的含量与国家级茶树良种云南大叶十分相近,其香气特征与感观审评结果亦完全吻合。
- 相关文献
[1]云大淡绿红碎茶香气化合物组成研究. 李家贤,何玉媚,黄华林,苗爱清. 2008
[2]高香红茶品种英红6号的选育. 李家贤,黄华林,何玉媚. 2011
[3]英德红碎茶香气化学组成的研究. 苗爱清,李家贤,何玉媚. 1996
[4]不同方法提取的生物质炭可溶性有机物性质研究. 郑小东,李翔,魏岚,黄连喜,陈伟盛,黄玉芬,黄庆,刘忠珍. 2023
[5]印度阿萨姆亲缘杂交种“秀红”红茶香气化学组成研究. 苗爱清,李家贤,何玉媚. 1998
[6]基于HS-SPME结合GC-MS技术的香芋南瓜果实香气物质的研究. 李俊星,钟玉娟,罗剑宁,何晓莉,龚浩,吴海滨,黄河勋. 2017
[7]基于HS-SPME结合GC-MS技术的香芋南瓜果实香气物质的研究. Li Junxing,李俊星,Zhong Yujuan,钟玉娟,Luo Jianning,罗剑宁. 2017
[8]基于电子鼻与HS-SPME/GC-MS技术的香芋南瓜果实香气物质解析. 李俊星,钟玉娟,罗剑宁,王雯雯,黄文洁,史敬芳,黄河勋. 2018
[9]4种芒果香气品质分析. 刘传和,刘岩. 2016
[10]基于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分析香芋南瓜叶片的香气物质成分及特征. 李俊星,钟玉娟,罗剑宁,何晓莉,龚浩,吴海滨,晏石娟,黄河勋. 2019
[11]比较代谢组和转录组学揭示"19香"水稻香气物质组成及其形成途径. 刘志涛,梁嘉燕,孔雷蕾,胡晓丹,郑奕雄,白嵩. 2023
[12]南雄烤烟挥发性香气物含量与不同土壤类型关系. 王丽晶,李淑玲,柯油松,万树青. 2012
[13]三种不同类型的丝瓜果实香气物质解析与比较. 李俊星,吴海滨,罗剑宁,陈俊秋,赵钢军,刘小茜,郑晓明,龚浩. 2021
[14]“无核荔”养分累积特点及果实风味品质. 姚丽贤,杨苞梅,周昌敏,王祥和,何兆桓,李国良. 2019
[15]阿根廷马黛茶与广东红茶挥发性成分比较分析. 乔小燕,马棉霞,陈维,马成英,陈栋. 2020
[16]红茶品质及其相关生化因子研究进展. 范捷,王秋霜,秦丹丹,方开星,朱海燕,姜晓辉,陈栋,吴华玲. 2020
[17]黄化英红九号红茶体外抗氧化活性分析. 乔小燕,李波,何梓卿,陈海强,操君喜,黄华林. 2018
[18]黄化变异对英红九号红茶香气的影响. 陈维,祁丹丹,王雯雯,苗爱清,庞式,马成英. 2018
[19]不同水质对英红九号红茶茶汤主要理化成分及品质的影响. 周巧仪,凌彩金,林威鹏,刘淑媚,关洁婷,郜礼阳. 2020
[20]花香型红茶红螺春加工新技术研究. 赖兆祥,苗爱清,孙世利,庞式,黄国资,吴家尧.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于粤黔协作"揭榜挂帅"项目驱动的茶产业发展实践与创新研究
作者:杨留勇;杜云霄;周佳;乔小燕
关键词:粤黔协作;揭榜挂帅;产业发展;实践与创新
-
不同贮青温度及方式对红碎茶品质的影响
作者:林冬纯;胡蝶;陈维;夏红玲;乔小燕;苗爱清;马成英
关键词:茶青;贮青温度;贮青方式;红碎茶;品质
-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茶叶生产质控与品质评价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梁建华;郭嘉明;乔小燕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技术;茶叶;质量控制;信息融合
-
连南古茶树的保护现状分析与建议
作者:曾晓嘉;薛迎斌;黄燕峰;黎健龙;曾玉丽;陈汉荣;余玲;黄华林
关键词:连南;古茶树资源;病虫害;保护利用
-
金萱炒青绿茶中挥发性对映异构体分析方法的优化及应用
作者:张淑怡;马成英;陈维;苗爱清;乔小燕;林冬纯;夏红玲;许靖逸
关键词:炒青绿茶;顶空固相微萃取;对映选择性-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挥发性成分;对映异构体
-
干热后处理前后花香型乌龙茶的品质比较
作者:曾愉;陈维;马成英;胡蝶;夏红玲;林威鹏;乔小燕
关键词:干热后处理;花香;乌龙茶;生化成分;挥发性成分
-
闷黄对黄茶香气特征及关键香气化合物的影响
作者:夏红玲;苗爱清;陈维;胡蝶;乔小燕;马成英
关键词:黄茶;香气;闷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多元统计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