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红江 1 ; 郑建初 1 ; 沈明星 2 ; 陈留根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2.江苏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规模农场;低碳循环生产;技术体系;粮食安全;生态环境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15 年 43 卷 02 期
页码: 427-42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分析概括了低碳循环农业的概念、规模农场发展低碳循环生产的可能性和意义,提出了规模农业低碳循环生产的4项主体技术及具体技术措施,并构建了规模农场低碳循环生产技术体系,最后评估了低碳循环生产下规模农场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以便规模农场低碳循环生产技术体系能够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为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健康提供技术支撑。
- 相关文献
[1]建立棉花差别化育种技术体系的构思. 韩世杰,刘水东,袁春新,何林池,邱启程,崔世友,徐纪嘉,韩娟. 2011
[2]甘蓝新品种瑞甘17选育与产业化应用前景及高效栽培技术. 秦文斌,张振超,山溪,戴忠良. 2018
[3]喀西茄AFLP技术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池小妹,庄勇. 2011
[4]作物常规种子原种生产技术体系改良研究. 方兆伟,陈庭木,樊继伟,李健,钟环,罗利. 2007
[5]农产品质量安全过程管控技术体系研究. 刘贤金. 2015
[6]农产品质量安全过程管控技术体系创新研究. 刘贤金,王敏,卢海燕,余向阳,张志勇,王冬兰. 2019
[7]棉花协调栽培技术体系的研究与应用. 徐立华,王阶祥,陈祥龙,陈平,何循宏,李卫华,朱永歌,徐家安,李国锋. 2002
[8]数学化栽培的框架与技术体系探讨. 曹宏鑫,张春雷,金之庆,石春林,葛道阔,许金芳,刘奇勇,高亮之. 2005
[9]加强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实践与思考——以江苏省特色产业技术体系类项目为例. 吴长付,孙立宏,付蓉. 2015
[10]城市绿地降温增湿效应研究进展. 田婷,李静会,蒋华伟,靖晶,姜红卫,李欣,江君. 2015
[11]控制畜禽养殖业污染 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朱娟,胡加如,冯新民,沙文锋. 2008
[12]江苏省泰州地区农村环境治理现状及改善对策. 黄盼盼,沈建新. 2016
[13]不同生态环境对甘薯品质性状的影响. 孙凯,后猛,王凤,张海,刘峰. 2020
[14]江苏省槭树科植物的利用现状与发展建议. 李倩中,苏家乐,陈尚平,刘晓青. 2006
[15]不同生态环境对郑单958部分数量性状的影响研究. 杨坤,周海涛,张浙峰,李华勇. 2015
[16]甘薯块根产量性状生态变异及其与品质的相关性. 李强,辛国胜,吴问胜,王良平,王欣,张允刚,唐忠厚,唐维. 2013
[17]江苏淮南地区弱筋小麦生产的现状、优势和发展策略. 杨学明,钱存鸣,姚金保,姚国才,周朝飞. 2004
[18]久效磷在稻田生态环境中的分布及降解规律. 余向阳,刘贤进,张存政,王冬兰. 2002
[19]动物排泄物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常志州,黄红英. 2003
[20]开发生物肥料 减少化肥用量. 邵建华.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蜜源植物波斯菊花带对水稻害虫的防控效应
作者:郭智;徐广春;刘红江;岳骞;朱普平;盛婧
关键词:蜜源植物;波斯菊;生态田埂;水稻害虫;生态防控
-
水生植物对浮游菌群和中华绒螯蟹肠道菌群结构与功能的影响
作者:施林林;王杰;沈明星;梅丽娟;邓金花;王海候;陆长婴
关键词: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水生植物;肠菌菌群;浮游菌群;水体质量
-
不同类型有机肥对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
作者:刘红江;郭智;张岳芳;盛婧;周炜;刘德坤
关键词:水稻;有机肥;产量;稻米品质
-
长江下游稻田不同种植制度的碳足迹分析
作者:严燕;季国军;胡乃娟;陈留根;郑建初;胡锋
关键词:碳足迹;粮食安全;种植制度;温室气体;土壤固碳;长江下游
-
施用缓控释掺混氮肥对水稻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作者:黄小洋;顾克军;郭智;刘红江
关键词:缓控释掺混氮肥;水稻;产量;吸氮量;氮素吸收利用率;经济系数
-
江苏优质稻区土壤理化性状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作者:刘红江;裴晓芳;丁雯丽;郭智;张岳芳;盛婧;周炜;黄胜东
关键词:优质稻区;土壤;理化性状;产量;稻米品质
-
蔬菜产业振兴标准指标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作者:朱大威;朱方林;郑建初
关键词:蔬菜;产业;发展;标准;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