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传统客家绿茶在连续化生产线加工过程中主要品质成分的变化趋势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乔小燕 1 ; 饶幸霞 2 ; 黄国资 1 ; 黄秀新 3 ; 丘亮伟 3 ; 黄海英 3 ; 陈栋 1 ;

作者机构: 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2.广东马山龙岗茶叶有限公司

3.广东省梅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客家炒青绿茶;半连续化生产线;加工工序;品质成分

期刊名称: 江西农业学报

ISSN: 1001-8581

年卷期: 2015 年 v.27 卷 04 期

页码: 74-77

摘要: 以传统客家本土茶树品种——马图种为原料,利用国内第一条客家长炒青绿茶连续化生产线实时研究加工过程7个关键工序茶叶主要品质成分的变化趋势及对品质风格的影响。结果表明:茶叶含水量在加工过程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以"一炒"干燥工序最为显著,茶叶主要品质成分均在"动态失水"和"一炒"两个工序中呈现出显著增加的趋势;"二炒"后茶多酚含量没有显著变化,可溶性糖显著增加,游离氨基酸和咖啡碱含量减少;加工过程中,儿茶素和非酯型儿茶素总量变化同茶多酚一致;酯型儿茶素总量在加工过程中增加,EGCG在酯型儿茶素中的比例并没有显著变化,在"动态失水"工序后,酯型儿茶素总量显著增加,EGCG所占酯型儿茶素比例却显著下降。

  • 相关文献

[1]连续化生产线加工过程中客家炒青绿茶主要品质成分的变化. 乔小燕,黄国资,王秋霜,饶幸霞,黄秀新. 2014

[2]客家炒青绿茶品质成分及香气特征分析. 周巧仪,曾伟霞,张建中,曾金莲,张雪梅,曾立坤,凌彩金. 2023

[3]“二炒”温度对传统客家炒青绿茶品质特征的影响. 乔小燕,黄秀新,黄国资,丘亮伟,黄海英,王秋霜,陈栋. 2015

[4]广东东源客家炒青绿茶矿物及重金属元素的ICP-MS测定. 王秋霜,刘淑媚,凌彩金. 2016

[5]客家炒青绿茶发展历程及生产现状研究进展. 苏勇平,张婷,陈文,覃容,梁冬霞. 2024

[6]近红外漫反射光谱用于甘蔗品质成分的非破坏性测定. 曹干,周学秋,谭中文,梁计南. 2008

[7]不同等级CTC红碎茶生化成分分析. 乔小燕,李崇兴,姜晓辉,吴华玲,陈栋. 2018

[8]广东单丛茶区化肥减施增效技术模式研究. 周波,陈勤,陈汉林,唐颢,黎健龙,陈佳琳,陈义勇,刘嘉裕,唐劲驰. 2020

[9]凤凰单丛主要品质成分比较. 晏嫦妤,罗军武,赵超艺,陈金华,黄建安. 2006

[10]红紫芽品种的茶类适制性研究. 王秋霜,曹冰冰,王青,秦丹丹,潘晨东,李波,李红建,方开星,倪尔冬,姜晓辉,吴华玲. 2022

[11]鼠茅草间作对茶园土壤及茶叶品质成分的影响. 陈义勇,黎健龙,周波,吴小敏,崔莹莹,冯少茂,胡海涛,唐劲驰. 2023

[12]广东茶树群体品种品质成分差异初步研究. 晏嫦妤,李家贤,黄华林,何玉媚,赵超艺,唐颢,凌彩金. 2009

[13]高苦茶碱茶树新品系‘苦茶6号’茶类适制性研究. 秦丹丹,陈俊丽,李波,潘晨东,王秋霜,方开星,李红建,倪尔冬,姜晓辉,王青,吴华玲.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