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宿子文 1 ; 蔡志翔 1 ; 孙朦 1 ; 沈志军 1 ; 马瑞娟 1 ; 俞明亮 1 ; 严娟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江苏省高效园艺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绿原酸;生物活性;生物合成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学报
ISSN: 1000-4440
年卷期: 2023 年 39 卷 006 期
页码: 1414-142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绿原酸是植物体内重要的有机酚酸类物质,可以作为营养保健品和食品添加剂,具有多种功能特性.在植物中,绿原酸通常是以各种同分异构体和衍生物的形式存在.目前,已有 3 条主要的绿原酸合成途经被证实,其生物合成不仅受结构基因(PAL、C4H、4CL、C3H、HCT、HQT等)和转录因子(MYB、WRKY、bHLH等)的表达调控,还受多种非生物因素(激素、光照、温度、水分、无机盐等)的影响.本文从绿原酸的生物活性、种类、生物合成以及影响因素这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为植物中绿原酸的生物合成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基础.
- 相关文献
[1]绿原酸生物活性与提取方法的研究进展. 郭秋娟,金邦荃,陈和平. 2009
[2]中药涂膜剂绿原酸体外透皮效果. 戴鼎震. 2004
[3]甘薯块根抗黑斑病酚类物质代谢的研究. 刘美艳,孙厚俊,王景景,王考艳,申杰,刘丹,张健,谢逸萍. 2012
[4]果梅绿原酸超声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 王兴娜,吴晓红,周惠,余芳,王帆,陈宝宏. 2018
[5]绿原酸对荧光假单胞菌群体感应现象及其腐败特性的抑制作用. 王虹懿,吴海虹,张新笑,刘芳,孙芝兰,诸永志,王道营,徐为民,彭景. 2020
[6]绿原酸与Ⅲ型细菌素复配对鸡肉中假单胞菌的抑菌机制. 王虹懿,唐敏敏,吴海虹,诸永志,刘芳,孙芝兰,徐为民,彭景. 2020
[7]Helveticin-M与绿原酸复配对大肠杆菌和肠炎沙门氏菌的抑菌效果及其机制. 王虹懿,刘芳,孙芝兰,苏萌萌,诸永志,王道营,徐为民,彭景. 2020
[8]绿原酸对异育银鲫血液非特异性免疫因子的影响. 薛飞,刘涛,周维仁,徐小明,陈魏. 2007
[9]绿原酸对鸡肉腐败菌的抑菌机理. 苏萌萌,孙芝兰,刘芳,吴海虹,张新笑,诸永志,王道营,徐为民,罗章. 2018
[10]响应曲面法设计优化牛蒡叶提取绿原酸工艺. 郭秋娟,陈和平. 2009
[11]绿原酸对紫薯花色苷的辅色作用研究. 闫征,李春阳. 2012
[12]甘薯可食用部位绿原酸合成及相关基因表达特征分析. 禹阳,林欢,王云鹏,马佩勇,贾赵东,谢一芝,边小峰. 2021
[13]甜叶菊主要功能性成分研究进展. 李亚辉,罗敏花,高庆超,潘超,施露,梁颖,张志勇. 2023
[14]趋磁细菌磁小体合成的相关操纵子和基因. 杨一子,何世颖,顾宁. 2020
[15]不同肉质型桃果实成熟过程中乙烯生物合成 相关基因的表达差异. 陈星星,张斌斌,郭绍雷,马瑞娟,姜卫兵. 2020
[16]甜菊醇糖苷生物合成及关键酶研究进展. 倪万潮,郭书巧. 2008
[17]甜菊醇糖苷生物合成途径关键酶基因KA13H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郭书巧,束红梅,郑卿,倪万潮. 2010
[18]辣椒花青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研究. 李珍,刘金兵,刁卫平,王述彬,潘宝贵. 2014
[19]植物淀粉生物合成的研究进展. 郑义,陆维忠,马鸿翔. 2009
[20]甜叶菊葡糖基转移酶基因UGT76G2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郭书巧,杨郁文,倪万潮.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于广泛靶向代谢组的桃果实衰老软化过程差异代谢物筛选与鉴定
作者:郭绍雷;许建兰;张斌斌;张妤艳;沈志军;马瑞娟;俞明亮
关键词:桃果实;衰老软化;代谢组;差异代谢物
-
桃苗圃适用除草剂的筛选、混配与安全性评价
作者:郭磊;黄晨艳;宋宏峰;沈志军;张斌斌;马瑞娟;孙朦;何鑫;俞明亮
关键词:精喹禾灵;二氯喹啉酸;桃苗;除草剂;综合评价
-
中国桃新品种选育研究进展
作者:俞明亮
关键词:桃;新品种;选育
-
长三角区域鹅产业一体化发展与建议
作者:施振旦;陈芳;孙朦;彭中友;戴有礼
关键词:长三角;鹅产业;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
桃内酯芳香物质合成相关的环氧化物水解酶候选基因的鉴别
作者:张圆圆;刘文敬;张斌斌;马瑞娟;俞明亮
关键词:桃;内酯芳香物质;环氧化物水解酶
-
不同负载量对金陵黄露桃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作者:张斌斌;王晓俊;陈鸿;张圆圆;孙朦;郭绍雷;俞明亮;马瑞娟
关键词:桃;负载量;单果重;外观着色;内在品质
-
低需冷量桃新品种南桂桃1号的选育
作者:马瑞娟;俞明亮;许建兰;万保雄;李海炎;张妤艳;蔡志翔;严娟;沈江海
关键词:桃;新品种;南桂桃1号;低需冷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