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水稻花器性状与抽穗前生育期的关系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石田宏·笹原 1 ; 健夫 1 ; 陈友订 1 ;

作者机构: 1.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

期刊名称: 杂交水稻

ISSN: 1005-3956

年卷期: 1991 年 03 期

页码:

摘要: 以125个粳稻品种(包括3个大粒种品系)、18个籼稻品种(包括5个南朝鲜的粳籼杂交品种)、12个爪哇型品种和1个普通野生稻( Oryzasatiua L.f. sponton-ea)为材料,研究了花器性状的相关及花器性状与抽穗期的相关和回归。结果表明,品种间花器性状存在显著的差异,将抽穗期相同的品种比较还可看出,粳型品种的花药比爪哇型品种和籼型品种短,花粉粒数也少,每朵颖花的花粉粒数与颖花长、花药长、抽穗期及抽穗前30天的日平均气温呈现高度正相关。但是柱头长与抽穗期及抽穗前30天的日平均气温无关。迄今许多研究都表明,花器性状(除柱头长度外)与抽穗期及抽穗前30天的日平均气温呈现高度正相关,其原因之一是低温使花器性状发育不良(Nishiy-ama1970、 Satake和Hayase 1970、钤木1985、佐竹等1985)。本试验的早熟品种中也出现这种现象。但是,早熟品种的花器性状发育不良不仅受低温影响所致,与其遗传周家和生长具不足也有关一一’‘“ 一花药长与抽穗前的相关度(高度显著正相关)高于与抽穗前30天的日平均气温的相关(显著正相关),这是由于退熟的普遍野生稻和长香稻等品种尽管抽穗前30天的日平均气温较低,但其花药仍然较长的缘故。这与小麦迟熟品种由于环境不良,花药长度变短 (下转第44页)是不同的。另外,Vir。am与Athwal(1973)和Parmar等(1979)也曾研究报道:普遍野生稻花药长、花粉粒数多。 便型品种中,十石、小丈玉锦是具有半矮生基因的迟熟品种,其花药大,花粉数多,因此,可以推断,半矮生基因与花器性状无关。 花粉粒数(T)和花药长(X)的回归关系式为:y。1181x—1098,与铃木(1981)的研究结果(y。1277x—1172)基本一致,这表明铃木的从花药长推算花粉粒数的关系式具有较高的普遍性。所以,今后在选育多花粉粒父本上,应用这些回归关系式可望节省大量劳力。 从与异花授粉有关的花药长、花粉粒数等性状看,粳型的迟熟品种优于早熟品种,因此,在寒冷地区进行杂交稻制种是有困难的,如果把爪哇型或税型品种中的控制柱头长及花粉粒数的有效基因导人粳型品种中。便可育成长柱头的母本品系和多花粉粒的父本品系’使寒冷地区也能培育出早熟性的杂交稻。水稻花器性状与抽穗前生育期的关系@石田宏·笹原!(日本) @健夫!(日本) @陈友订$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