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原料和温度对热带农林秸秆生物炭多环芳烃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邹刚华 1 ; 戴敏洁 1 ; 赵凤亮 1 ; 单颖 1 ;

作者机构: 1.海南省热带生态循环农业重点实验室/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关键词: 农林废弃物;生物炭;多环芳烃;热带地区

期刊名称: 西南农业学报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01 期

页码: 144-15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多环芳烃(PAHs)对人体健康存在危害,而生物质裂解过程中可产生PAHs,了解温度和原料对生物炭性质及PAHs影响具有重要实践意义。【方法】选取热区海南5种典型农林秸秆(椰壳、香蕉秆、橡胶杆、水稻秆和荔枝杆)在不同温度下(300、500和700℃)缺氧裂解制备生物炭,探讨原料和温度对生物炭基本属性以及PAHs的影响。【结果】(1) 5种生物炭产率都随温度升高而下降,700℃平均产率为33%; pH和碳氢比随温度升高而增大,700℃时生物炭pH均值为9.8;木质原料生物炭碳氢比高于草本原料; 500℃下各秸秆生物炭含碳量最高,均值为61.6%。(2)原料和温度主要影响生物炭中多环芳烃浓度而非种类,各生物炭中都以萘浓度最高,其次为菲、芴和蒽等。700℃下制备的生物炭中PAHs浓度相对较低,对应的原料为橡胶杆和椰壳;(3)各生物炭中多环芳烃浓度都未超标准,可以合理生产施用。【结论】研究结果可为热区生物炭制备和推广应用提供数据支持。

  • 相关文献

[1]海南典型农林废弃物生物炭特性分析. 邹刚华,戴敏洁,赵凤亮,单颖. 2020

[2]热带农业废弃物源生物炭中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及其生态风险评估. 谭华东,张晓瑛,武春媛,赵淑巧. 2022

[3]农林废弃物混配基质的理化性质及其对油茶幼苗生长效应的综合评价. 戴小红,孙伟生,樊权,罗萍,贺军军. 2016

[4]热区种草集约化养羊技术研究. 周汉林,李琼,王东劲,易克贤,何华贤. 2004

[5]我国天然橡胶初加工领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余和平,黄茂芳. 2010

[6]我国热带土地退化问题及持续农业发展对策. 余雪标,李维国. 1997

[7]中国热带地区区域性农业科技基层推广机构的构建研究. 宋红艳,何斌威,方佳. 2013

[8]国家热带农业科学数据中心建设探讨. 曾小红,王强,方佳. 2007

[9]热带地区农业有机废物利用途径及存在问题的对策分析. 侯宪文,李勤奋,邓晓,李光义. 2010

[10]热带地区旱作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刘洋,罗萍,范武波,窦美安. 2011

[11]秸秆还田对热带土壤-水稻种植系统N2O排放的影响. 张鹏,吴佩聪,单颖,邹刚华,丁哲利,钱永德,赵凤亮. 2021

[12]热区农业科技推广现状研究. 宋红艳,张慧坚,方佳. 2013

[13]我国南方地下害虫的种类及防治方法. 欧阳红军,李国平,何衍彪. 2012

[14]基于宏基因组学方法分析化肥减施对热带地区菜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黄锐,王进闯,陈淼,李勤奋. 2022

[15]湿热带人工划地建植技术. 何华玄,刘国道. 2000

[16]我国热带地区科技力量比较分析. 刘晓光,方佳,张慧坚. 2009

[17]热带地区猪场媒介生物综合防控措施. 林宇环,向恒涛,王金花,王定发,荣光,侯冠彧. 2024

[18]中国热带特有野生苦苣苔科观赏植物资源. 代正福,罗冠勇. 2009

[19]2016–2021年海南文昌菜地土壤微生物数据集. 陈淼,李勤奋. 2023

[20]螺旋粉虱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陈俊谕,牛黎明,韩冬银,符悦冠.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