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田间药液用量影响农药单位剂量防治效果的原因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顾中言 1 ; 徐德进 2 ; 徐广春 3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2.;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3.;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关键词: 农药;药液用量;流失点;持液量;雾滴密度;防治效果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18 年 13 期

页码: 2513-252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分析药液用量与水稻植株持液量的关系,探索稻田药液用量影响农药单位剂量防治效果的机制,为科学使用农药提供依据。【方法】在喷雾状态下计量水稻单位面积的持液量变化,明确液体在水稻叶片上的流失点和稳定持液量。依照国家标准GB/T 5549~(-2)010测定液体表面张力,利用表面活性溶液的表面张力随表面活性剂浓度变化的规律,测定表面活性剂溶液的临界胶束浓度;用Zisman的方法测定水稻叶片的临界表面张力,分析影响水稻叶片持液量的关键因子。在喷雾塔内模拟用氯虫苯甲酰胺防治稻纵卷叶螟、用吡蚜酮和毒死蜱防治褐飞虱的试验,分析药液用量与雾滴密度的关系及农药单位剂量对防治效果的影响。【结果】随着喷液量的增加,水稻叶片的持液量经历增加、达到最大值后开始流失、随之下降到稳定值并不再随喷液量而变化,与最大值比,稳定值减少持液量约50%。供试水稻的临界表面张力为29.90—31.22 m N·m~(-1),为低能表面,清水的表面张力为71.8m N·m~(-1),大于水稻的临界表面张力,限制了水稻叶片的持液量;助剂TX~(-1)0和Silwet-408可使液体的表面张力小于水稻临界表面张力,增加水稻叶片的持液量,当助剂达到临界胶束浓度时,增加持液量的效果最好;喷液量影响雾滴密度,从而影响农药单位剂量的防治效果。雾滴体积中径为200μm时,药液量150 L·hm~(-2)的雾滴少于10滴/cm2,20、25和30 g 3个有效剂量的氯虫苯甲酰胺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不足60%;药液量450 L·hm~(-2)的雾滴少于40滴/cm2,氯虫苯甲酰胺3个有效剂量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分别为56.92%、62.86%和65.07%;药液量900 L·hm~(-2)的雾滴为82滴/cm2,氯虫苯甲酰胺3个有效剂量对水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最好,达到70%以上。减小雾滴体积中径,增加单位体积液体的雾滴数量,可以适量减少喷液量。雾滴体积中径为75μm、药液量450 L·hm~(-2)时,雾滴为140滴/cm2,氯虫苯甲酰胺防治稻纵卷叶螟的效果与雾滴体积中径为200μm、药液量900 L·hm~(-2)的防治效果无显著差异。由于水稻冠层的阻挡,叶面喷雾时冠层下的雾滴极少,雾滴体积中径200μm喷药液量900 L·hm~(-2)和雾滴体积中径75μm喷药液量450 L·hm~(-2),冠层下的雾滴不足20滴/cm2,农药对褐飞虱防治效果差。冠层下喷雾,直接将农药喷洒到褐飞虱栖息危害的部位,显著提高了吡蚜酮和毒死蜱单位剂量对褐飞虱的防治效果。【结论】药液用量影响农药在水稻植株上的沉积量和水稻单位面积上的雾滴密度,从而影响农药单位剂量对害虫的防治效果。当稻田药液用量在450 L·hm~(-2)(雾滴体积中径75μm)或900 L·hm~(-2)(雾滴体积中径200μm),冠层上下喷雾均匀,能确保药液在水稻最大持液量范围内并使植株表面有足够的雾滴密度,可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 相关文献

[1]雾滴密度与喷雾方式对毒死蜱防治褐飞虱效果的影响. 董玉轩,顾中言,徐德进,徐广春,许小龙. 2012

[2]喷头和施药液量对水稻植株上农药沉积和药剂防治效果的影响. 徐德进,徐广春,许小龙,徐鹿,顾中言,邱白晶. 2019

[3]表面活性剂在农药使用中的作用研究. 顾中言,许小龙,韩丽娟. 2003

[4]不同发育阶段‘翠冠’梨叶片最大持液量初步研究. 王中华,蔺经,常有宏. 2011

[5]几种农药对水稻干尖线虫的毒力测定及田间控制作用. 姚克兵,庄义庆,杨红福,束兆林,于居龙,费子华,张建华,陈源. 2016

[6]12种单剂及复配农药制剂对玉米田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效果. 张学峰,唐艺婷,赵云霞,周长勇,张凯,陈澄宇. 2022

[7]表面活性剂溶液的表面张力与植物持液量之间的关系研究. 顾中言,许小龙,韩丽娟. (Mis

[8]基于多旋翼无人机的梨树喷雾授粉技术. 王士林,雷哓晖,唐玉新,常有宏,吕晓兰. 2020

[9]农药雾滴在麦田的沉积分布及其对灰飞虱防效的影响. 徐广春,徐德进,许小龙,孙亚萍,顾中言. 2015

[10]雾滴密度及大小对氯虫苯甲酰胺防治稻纵卷叶螟效果的影响. 徐德进,顾中言,徐广春,许小龙,董玉轩. 2012

[11]喷雾参数对自走式喷杆喷雾机稻田喷雾农药利用率及雾滴沉积分布的影响. 徐德进,徐广春,徐鹿,王聪博,胡双女,顾中言,邱白晶. 2020

[12]喷雾器及施液量对水稻冠层农药雾滴沉积特性的影响. 徐德进,顾中言,徐广春,许小龙. 2013

[13]用农药"沉积结构"解析稻田农药的使用效率. 顾中言,徐德进,徐广春,许小龙. 2012

[14]我国农药企业物流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沈素文,谢晶. 2007

[15]九种农药对稻田蜘蛛的影响及其对飞虱的防治效果. 张俊喜,胡春林,成晓松,仇彩云,周加春,李红阳,顾慧玲. 2011

[16]几种农药防治棉花铃期盲蝽象的药效试验. 徐文华,戚永奎,吴忠义,李武权,沈安国,陈志远,万桂喜. 1999

[17]利用植物的防御性 倡导害虫治理的新思路. 李洪山,戴华国,王娟,李慈厚. 2005

[18]目前我国农药营销市场的困境与对策. 沈素文,卢凯,闫微,蒋开堂,汤杰,董义民,杨培,谢晶. 2008

[19]25%久安可湿性粉剂防治西瓜枯萎病的效果. 陆长婴,陆致平. 2005

[20]农药油悬浮剂研究进展. 明亮,孙以文,刘程程,石晓鹏.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