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抗氧化乳酸菌对发酵腌干带鱼脂肪氧化的影响及其主成分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悦齐 1 ; 吴燕燕 1 ; 李来好 1 ; 杨贤庆 1 ; 王锡昌 2 ; 蔡秋杏 3 ; 赵永强 1 ; 魏涯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2.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

3.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腌干鱼;乳酸菌;脂肪氧化;主成分分析

期刊名称: 食品科学

ISSN: 1002-6630

年卷期: 2017 年 38 卷 08 期

页码: 231-23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将从传统腌干鱼中筛选出的3株具有抗氧化活性乳酸菌(干酪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和戊糖片球菌)作为发酵剂加入到腌干带鱼中,测定pH值、过氧化值、酸值、硫代巴比妥酸值和正己醛含量等指标,以监测发酵腌干带鱼加工过程中脂肪的氧化程度,并分析了乳酸菌发酵对腌干带鱼成品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腌干带鱼生产过程中抗氧化乳酸菌对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接菌发酵的腌干带鱼过氧化值、硫代巴比妥酸值、正己醛含量和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低于传统腌干带鱼,而酸值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于传统腌干带鱼。对测定的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的结果表明,第1主成分能反映脂肪水解程度,其线性回归函数为:Y_1=0.131X_1+0.208X_2+0.360X_3+0.244X_4+0.083X_5-0.388X_6+0.324X_7+0.343X_8;第2主成分能反映脂肪氧化程度,其线性回归函数为:Y_2=0.330X_1+0.406X_2+0.182X_3+0.440X_4+0.294X_5-0.205X_6+0.135X_7+0.157X_8。本研究为提高发酵腌干鱼的安全性提供理论依据。

  • 相关文献

[1]来源于腌干鱼的乳酸菌中抗氧化酶及胞外多糖研究. 蔡秋杏,吴燕燕,李来好,杨贤庆,赵永强,王悦齐. 2017

[2]分离自腌干鱼的抗氧化发酵菌株的筛选及鉴定. 王悦齐,李来好,蔡秋杏,吴燕燕,王锡昌,杨贤庆,赵永强. 2016

[3]基于Illumina MiSeq技术分析腌干鱼加工过程中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吴燕燕,钱茜茜,李来好,陈胜军,邓建朝,李春生. 2017

[4]解冻鲐鱼背腹部鱼片在贮藏过程中鲜度与脂肪氧化变化规律研究. 赵艳芳,盛晓风,尚德荣,张媛,翟毓秀. 2018

[5]不同干制方式对蓝点马鲛脂肪氧化和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影响. 崔柯鑫,孙永,佟利惠,于莹,张晋,王明丽,付运红,周德庆,王大军,刘楠. 2023

[6]厦门白姑鱼腌制加工过程中的脂肪酸变化分析. 蔡秋杏,吴燕燕,李来好,杨贤庆,赵永强,王悦齐. 2015

[7]黄花鱼腌制加工过程的脂肪氧化分析. 蔡秋杏,吴燕燕,李来好,杨贤庆,赵永强,王悦齐. 2014

[8]3种抗氧化剂处理对干制鲅鱼脂肪氧化和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影响. 葛迎港,崔柯鑫,陈慧,刘楠,孙永,席瑞,王大军,周德庆,孙国辉. 2023

[9]姜、蒜、香菜水提液对罗非鱼片腥味的影响及脱腥配方优化. 黄卉,郝淑贤,李来好,吴燕燕,赵永强,岑剑伟,魏涯,相欢. 2023

[10]比较2种蓝圆鰺腌干工艺中脂质氧化与挥发性风味物质形成的关系. 吴燕燕,曹松敏,李来好,杨贤庆,王锦旭,胡晓. 2017

[11]乳酸菌培养条件的优化及水质净化的研究. 何义进,匡群,孙梅,周群兰,刘波,潘良坤. 2009

[12]扇贝加工下脚料发酵生产优质蛋白饲料菌种的筛选. 谈佳玉. 2012

[13]四联活菌制剂对养殖水体中氨氮及亚硝酸盐的降解. 施大林,何义进,孙梅,潘良坤,刘淮,胡凌,周群兰,陈秋红,张维娜,徐跑,匡群. 2009

[14]产细菌素乳酸菌的筛选、鉴定及抑菌特性研究. 迟海,李学英,徐春霞,杨宪时,鲁淑彦. 2020

[15]鱼菜共生系统中乳酸菌的筛选及其发酵矿化应用. 蒋金辰,徐琰斐,单建军,张宇雷,高霞婷. 2024

[16]草鱼源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王楠,尹纪元,王英英,李莹莹,吴斯宇,石存斌,李家豪,曹际振,王庆. 2021

[17]接种乳酸菌对腌干鱼总脂肪及游离脂肪酸的影响. 游刚,吴燕燕,李来好,杨贤庆,陈胜军,戚勃. 2015

[18]乳酸菌对杂交鳢肠道菌群和生长的影响. 欧密,徐晟云,陈昆慈,罗青,刘海洋,梁新球,赵建. 2022

[19]分离自传统腌制鱼类的乳酸菌株发酵特性研究. 游刚,吴燕燕,李来好,杨贤庆,陈胜军. 2014

[20]乳酸菌的抗氧化活性及其在水产品加工中的应用. 王悦齐,吴燕燕,李来好,王锡昌,蔡秋杏,杨贤庆.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