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利用人工基质构建固定化微生物膜对池塘养殖水体的原位修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吴伟 1 ; 陈家长 1 ; 胡庚东 1 ; 孟顺龙 1 ; 范立民 1 ; 杨琳 2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2.南京农业大学渔业学院

关键词: 人工基质;固定化微生物;池塘;养殖;水体;生物修复;原位

期刊名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ISSN: 1672-2043

年卷期: 2008 年 27 卷 04 期

页码: 1501-150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弹性生物填料为人工基质,研究了以土著微生物及外源微生物为菌源构建的池塘固定化微生物菌膜系统及对养殖水体的原位修复。结果表明,当水温为28~32℃时,以土著微生物为菌源,在水体中形成固定微生物膜的时间一般在30d左右,而外源添加以芽孢杆菌和乳酸杆菌为主的微生态制剂成膜时间则在20~30d之间,略有提前。弹性生物填料可将池塘水体中103数量级的细菌提高到菌膜上大于106的数量级,提高了千倍以上。添加外源微生物可比池塘土著微生物提高近10倍的菌体附着量。从弹性生物填料的长度来分析,水面下50cm处主要富集了硝化细菌、氨化细菌等以好氧微生物为主的菌群,菌群数量为105数量级;水面下100cm处主要富集了以反硝化细菌等兼性和厌氧微生物为主的群落,菌群数量同样为105数量级。从弹性生物填料的分布面积来看,15%试验组的水质修复效果略优于10%试验组,但显著性不明显(P>0.05)。从对池塘养殖水体的原位修复效果来看,固定化微生物处理技术可使水体中微生物的数量提高100%以上,对水质TN、TP、氨氮、亚硝酸盐、COD等的去除率达11.27%~90.00%,处理效果明显(P<0.05)。特别是池塘叶绿素含量可下降36.90%~57.25%,对水质富营养化控制的效果良好。研究表明,利用人工基质构建池塘固定化微生物菌膜系统是一种实现池塘养殖水体原位修复的有效方法。

  • 相关文献

[1]二氧化氯对草鱼池塘环境异养菌数量及区系组成的影响. 郑宗林,王广军,郑曙明. 2015

[2]复合微生态制剂对池塘水体氮循环细菌动态变化的影响. 吴伟,周国勤,杜宣. 2005

[3]巨大芽孢杆菌对池塘微碱性水体中磷的形态和含量的影响. 吴伟,瞿建宏,胡庚东,陈家长. 2008

[4]温室池塘高密度循环水养殖系统构建. 程果锋,吴宗凡,时旭,朱浩,刘兴国,张增胜,郭益顿. 2014

[5]池塘三维植被网生态坡水质净化调控系统. 刘兴国,徐皓,朱浩,顾兆俊. 2012

[6]有益微生物在暗尾东方?纯养殖中应用的研究. 陈家长,胡庚东,吴伟,瞿建宏. 2004

[7]典型流域淡水池塘养殖监测体系构建与变化分析. 莽琦,朱健,张成峰,刘永新. 2021

[8]大银鱼池养试验. 王玉芬,盖玉欣,尤洋,袁剑青. 1997

[9]辽宁地区凡纳滨对虾低盐池塘养殖经济效益分析. 宋松伟,李忠红,陈勇,陈月玲. 2024

[10]人工基质对凡纳滨对虾免疫和消化相关指标的影响. 张月,段亚飞,董宏标,张真真,张家松. 2017

[11]尼龙筛绢基质对对虾养殖水体细菌群落结构演替的影响. 董宏标,陈亮亮,冯震华,文国樑,段亚飞,李卓佳,张家松. 2016

[12]有机碳驱动的人工基质表面菌群结构组成及其动态变化. 张真真,董宏标,段亚飞,李卓佳,文国樑,郑忠明,张家松. 2015

[13]人工基质在对虾养殖中的应用. 张家松,陈亮亮,冯震华,段亚飞,董宏标,李华,刘青松. 2016

[14]五里湖人工基质上着生藻类群落结构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周彦锋,周游,尤洋. 2017

[15]改进的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海水冲厕污水研究. 崔正国,单宝田,王修林,梁生康,陆金仁. 2010

[16]固定化微生物对养殖水体中NH_4~+-N和NO_2~--N的转化作用. 吴伟,余晓丽. 2001

[17]养殖水体氨氮去除的固定化微生物技术. 李谷,黄正,龙华,范玮,刘红艳. 2001

[18]水产养殖废水的生物处理技术及其应用. 万红,宋碧玉,杨毅,倪朝晖,王卫明,熊帮喜. 2006

[19]固定化微生物对养殖水体中NH4^+―N和NO2^-N转化作用. 吴伟,余晓丽. 2001

[20]锦鲤水泥池养殖技术和池塘养殖技术规程. 史东杰,孙向军,梁拥军,刘盼,张升利,邵盛男.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