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嗜水气单胞菌外膜蛋白W基因的表达及其免疫原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明智 1 ; 叶星 1 ; 田园园 1 ; 马冬梅 1 ; 张莉莉 1 ; 迟妍妍 1 ; 邓国成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嗜水气单胞菌;外膜蛋白W;克隆;基因工程表达;免疫原性;IgM;保护率

期刊名称: 微生物学通报

ISSN: 0253-2654

年卷期: 2011 年 38 卷 03 期

页码: 437-44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从患暴发性败血病的草鱼病灶处分离鉴定了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Wp3菌株。以其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外膜蛋白W基因(OmpW),该基因全长为865 bp,开放式阅读框(ORF)为615 bp,与标准株ATCC7966的OmpW基因的同源性为99.8%。根据ORF序列设计引物扩增OmpW成熟肽编码序列并将其插入到表达载体pQE30中,转化大肠杆菌,经诱导可表达分子量为24.7 kD的带His标签的融合外膜蛋白His-W。用此融合蛋白免疫草鱼,所得草鱼血清经ELISA分析显示呈现阳性反应,说明重组蛋白能诱导产生抗体。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草鱼头肾组织IgM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免疫组IgM的表达量均明显高于空白组,其中低浓度免疫组(2μg/g)与空白对照组的差异显著(P<0.05),说明融合蛋白可使草鱼产生良好的免疫应答并上调抗体基因表达、产生高效抗体。保护性实验显示,不同免疫剂量均可使免疫组获得较高保护率(57%?86%)。结果显示,重组嗜水气单胞菌外膜蛋白W可作为草鱼嗜水气单胞菌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

  • 相关文献

[1]嗜水气单胞菌佐剂灭活苗免疫中华鳖抵抗嗜水气单胞菌的致死性感染. 张林,丁运敏,艾晓辉. 2010

[2]剑尾鱼趋化因子CCL4和CCL19基因的克隆及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对其组织表达的影响. 朱成科,王建,陈灵涵,周朝伟,雷骆,邓星星,刘春,郑宗林. 2018

[3]鲤春病毒血症病毒糖蛋白的截短表达及其免疫原性分析. 徐进,周勇,陈倩,曾令兵. 2016

[4]大菱鲆血清免疫球蛋白IgM的纯化及应用研究. 魏鉴腾,陈吉祥,王淑娴,张晓华,王印庚. 2008

[5]军曹鱼Igμ重链的全长克隆及在各组织中的定量分析. 侯月娥,冯娟,郭志勋,郭吉余,徐力文,苏友禄. 2012

[6]虹鳟IgM重链恒定区的表达及兔抗血清的制备. 赵景壮,徐黎明,刘淼,曹永生,尹家胜,刘红柏,卢彤岩. 2014

[7]肽聚糖对水产动物特异性免疫力的调节. 周进,宋晓玲,陈国福,黄倢. 2006

[8]苯唑卡因麻醉对鲢肝肾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酶活及部分免疫基因表达的影响. 罗相忠,梁宏伟,李晓晖,周同,张春燕,邹桂伟,崔峰. 2024

[9]用Protein A亲和层析法快速分离纯化鲫血清IgM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吴光辉,王庆,巩华,石存斌,李华,吴淑勤. 2010

[10]罗非鱼无乳链球菌特异性IgM抗体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对疫苗免疫效果的评估. 陈善真,可小丽,王志花,王贵平,卢迈新,刘志刚,杨洁,李其昌. 2016

[11]3月龄草鱼种免疫器官组织学及其免疫后免疫基因的转录差异. 张鹏英,常藕琴,石存斌,吴淑勤. 2016

[12]重组虹鳟IFN-γ2的原核表达及抗IHNV活性分析. 曹永生,徐黎明,赵景壮,刘淼,张奇亚,卢彤岩. 2016

[13]由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镜鲤溃疡病. 卢彤岩,杨雨辉,刘红柏. 2000

[14]大口黑鲈烂身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刘春,李凯彬,王庆,马必勇,卞荣玲. 2012

[15]水产源嗜水气单胞菌药物敏感性及QRDR基因突变分析. XUE Hui-juan,薛慧娟. 2012

[16]3种主要水产病原菌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李晨,王秀华,黄倢. 2010

[17]嗜水气单胞菌在浸泡感染团头鲂的组织动态分布. 陆春云,谢骏,习丙文,梁利国,夏飞,潘良坤. 2015

[18]21种中草药及复方制剂对嗜水气单胞菌的体外抑菌作用. 陶健,李绍戊,刘红柏. 2013

[19]黄颡鱼溶血性腹水病初探. 杨移斌,艾晓辉,宋怿,董靖,胥宁,姜兰. 2019

[20]中华鳖白底板病病原的分析. 沈锦玉,潘晓艺,余旭平,尹文林,曹铮,吴颖蕾.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