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茅苍术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在组培苗中的回接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佳昕 1 ; 戴传超 1 ; 李霞 2 ; 田林双 1 ; 谢慧 1 ;

作者机构: 1.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关键词: 茅苍术;组织培养苗;内生真菌;炼苗;抗逆

期刊名称: 广西植物

ISSN: 1000-3142

年卷期: 2008 年 28 卷 02 期

页码: 256-26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从茅苍术的叶、茎和根中分离鉴定内生真菌,并观测内生菌回接对茅苍术组培苗生长的影响。共获得茅苍术内生菌16株,其中叶片中14株,根茎中各获得一株。分别为交链孢霉、镰刀霉、小克银汉霉、青霉、茎点霉、小菌核菌、孔球孢霉和不产孢类。经内生菌和茅苍术快繁苗实验初筛,得到两株对植物无害的内生菌:小菌核菌和孔球孢霉,将它们回接到茅苍术组培苗中,可以从苗叶片中染色观察到菌丝。其中小菌核菌能提高茅苍术炼苗的存活率,接入内生菌的茅苍术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均高于未接菌的对照,脂肪酸不饱和指数基本不变,说明分离自茅苍术的内生菌回接后可以与宿主建立共生关系。

  • 相关文献

[1]江苏茅山地区茅苍术种子繁苗技术. 刘伟忠,王志娟. 2019

[2]基于文献计量的国内外茅苍术研究态势分析. 任妮,虞德容,戴红君,程金花,陆学文. 2016

[3]UPLC-MS/MS测定茅苍术中苍术素和苍术苷的含量. 张文文,吴琴燕,殷锡峰,孟娴,倪卫东,梁红芳. 2022

[4]中药茅苍术研究进展. 戴红君,程金花,虞德容,马剑凤. 2016

[5]切花百合木门组培鳞茎炼苗移栽技术规程. 孙明伟,邵小斌,赵统利,朱朋波,汤雪燕,王江英. 2018

[6]卡特兰组培苗的炼苗与移栽技术. 张宁宁,邵和平,衡燕,张琼. 2009

[7]PPM在甘薯试管苗炼苗期应用的防污染效果. 郭小丁,张允刚,唐君,刘亚菊. 2006

[8]葡萄miR164家族生物信息学分析及靶基因预测. 王丽丽,葛金涛,刘兴满,赵统利. 2016

[9]能源作物甜高粱抗逆性的研究进展. 李欣欣,黄萍,庄义庆,杜浩,杜道林. 2016

[10]优质抗病粳稻新品种淮优粳2号的选育与应用. 朱明超,陈世来,袁彩勇,纪凤高. 2006

[11]江苏沿海甜高粱新品种盐甜1号与苏科甜2号选育与栽培技术. 潘宗瑾,王海洋,刘兴华,何小兰,张大勇,高进,陈建平,王为,陈中兵. 2019

[12]棉花SUPERMAN类锌指蛋白基因GZFP的启动子及功能分析. 杨郁文,周建武,张保龙,范晓慧,任永哲,陈天子. 2011

[13]甘薯抗逆分子研究进展(英文). 边小峰,谢一芝,郭小丁,贾赵东,马佩勇. 2014

[14]棉花MYB转录因子基因GbMYB5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胡雪虹,陈天子,杨郁文,张保龙,王荣富. 2012

[15]脱落酸(ABA)对白粒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黄益洪,汤日圣,叶晓青,童红玉. 2009

[16]香草提取物和植物精油增强茶树抗逆能力的效应. 李荣林1,唐君1,艾仄宜1,穆兵1,杨亦扬1,陈正涛2,史海华2. 2022

[17]植物抗逆和开花相关miRNA研究进展及在丝瓜上的应用. 刘哲,许园园,娄丽娜,苏小俊. 2018

[18]百合内生真菌中抗菌活性菌株的筛选与鉴定. 孟璐,周剑忠,董明盛,刘小莉,李莹. 2012

[19]植物内生真菌B3和不同施氮量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李霞,王超,任承刚,戴传超. 2009

[20]内生真菌绿色生态法合成纳米银的研究. 刘小莉,胡彦新,彭欢欢,刘源,周剑忠.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