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武英鹏 1 ; 原宗英 1 ; 李颖 1 ; 石保明 1 ;
作者机构: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关键词: 小麦白粉病;抗性基因;毒性频率
期刊名称: 农业技术与装备
ISSN: 1673-887X
年卷期: 2011 年 06 期
页码: 59-61+64
摘要: 利用28个已知抗病基因品种(系)对分离自山西省不同生态区的126个小麦白粉病菌株进行了毒性基因频率测定。结果表明,毒性基因V4a,V4b,V20,V21,V2+6,V4+8,V4b+Mli,V1+2+9的出现频率在1.6%~24.6%之间;其对应抗性基因Pm4a,Pm4b,Pm20,Pm21,Pm2+6,Pm4+8,Pm4b+Mli,Pm1+2+9为目前山西省小麦白粉病菌的有效抗病基因,可供转育利用。毒性基因V2,V3f,V6,V13,V17,VXBD,V2+Ta,V2+Mli,V5+6的出现频率在38.9%~76.8%之间;其对应抗性基因Pm2,Pm3f,Pm6,Pm13,Pm17,PmXBD,Pm2+Ta,Pm2+Mli,Pm5+6的利用价值已下降。毒性基因V1,V3a,V3b,V3c,V3d,V3e,V5,V7,V8,V19的出现频率在91.9%~100.0%之间;其对应抗性基因Pm1,Pm3a,Pm3b,Pm3c,Pm3d,Pm3e,Pm5,Pm7,Pm8,Pm19单独使用无利用价值。
- 相关文献
[1]山西省不同生态区小麦白粉病菌毒性监测研究. 武英鹏,原宗英,李艳芳. 2005
[2]小麦白粉病抗性基因在山西省的有效性评价. 武英鹏,原宗英,李颖,石保明. 2009
[3]硝酸稀土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作用. 武英鹏,张作刚,刘明宇,原宗英,侯玉. 2013
[4]小麦白粉病抗性基因的导入及AFLP分析. 刘润堂,白建荣,温琪汾,王纶,王星玉. 2003
[5]分子标记选择小麦抗白粉病基因Pm4b、Pm13和Pm21聚合体. 张增艳,陈孝,张超,辛志勇,陈新民. 2002
[6]簇毛麦抗白粉病新种质的选育. 刘润堂. 2011
[7]小麦抗白粉病种质的创新利用. 刘润堂. 2008
[8]不同杀菌剂对小麦白粉病的田间防效. 刘敏捷,原宗英,李霞,武英鹏,周建波. 2019
[9]簇毛麦抗白粉病基因的导入及AFLP标记. 刘润堂,白建荣,温琪汾. 2004
[10]小麦抗白粉病基因导入的研究. 刘润堂,白建荣,温琪汾. 2002
[11]小麦抗感品种间作和混种对白粉病的控制效果. 武英鹏,原宗英,刘敏捷,张治家,侯玉,唐翼锋. 2021
[12]小偃麦衍生品系CH7086抗白粉基因的遗传及SSR分析. 詹海仙,畅志坚,刘惠民,张晓军,董春林. 2008
[13]玉米大斑病的研究进展. 王慧慧,张文忠,芦明,连培红,申海斌. 2016
[14]百萨偃麦草在小麦遗传改良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裴自友,温辉芹,陈华锋,庄丽芳,亓增军. 2008
[15]烟草抗虫机制研究进展. 李庆亮,张佳,宗浩,聂磊云,李小平,李捷. 2017
[16]小麦叶锈病抗性基因在山西的有效性研究. 原宗英,武英鹏,李艳芳. 2004
[17]高粱丝黑穗病菌4号生理小种抗性基因的定位. 杨慧勇,赵文博,王花云,张福耀. 2015
[18]小麦已知含抗白粉病基因品种鉴定及评价. 乔体尚,程麦风. 1995
[19]利用天蓝偃麦草抗性基因选育小麦新品种. 杨亚凡,侯有良,贾海瑜. 1992
[20]高粱丝黑穗病抗性基因SRAP标记的初步分析. 段永红,张旭,崔福柱,司浩浩,孙毅,张福耀.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小麦抗感品种间作和混种对白粉病的控制效果
作者:武英鹏;原宗英;刘敏捷;张治家;侯玉;唐翼锋
关键词:遗传多样性;小麦白粉病;间作;混种
-
2015-2018年度山西省小麦区域试验品种及育种材料抗病性评价
作者:刘敏捷;原宗英;武英鹏
关键词:小麦;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抗病性;区试品种;成株期
-
枣园性诱剂不同放置间距对桃小食心虫诱捕量的影响
作者:张纯;孔维娜;赵龙龙;贺润平;李颖;李捷
关键词:桃小食心虫;性诱剂;间隔距离;枣园
-
不同杀菌剂对小麦白粉病的田间防效
作者:刘敏捷;原宗英;李霞;武英鹏;周建波
关键词:小麦白粉病;杀菌剂;田间防效;产量
-
二氯异氰尿酸钠漂白黄鼠和社鼠头骨的初步研究
作者:李颖;王剑;邹波;李卫伟;靳彦卿;王青;康璐;李蓉;黄阿敏;王闯
关键词:二氯异氰尿酸钠;漂白;鼠类头骨
-
甲维盐微乳剂在甘蓝叶面的润湿性能及其对小菜蛾的防效
作者:李颖;孔维娜;王怡;郭永福
关键词:甲维盐微乳剂;甘蓝叶;润湿性能;小菜蛾;防效
-
鼠类头骨标本的制作与漂白技术研究
作者:李颖;王海棠;邹波;张小芳;何勇;李卫伟
关键词:鼠类;头骨标本;二氯异氰尿酸钠;双氧水;漂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