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两系杂交稻粳两优7619的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胡刚 1 ; 游艾青 1 ; 刘凯 1 ; 杨国才 1 ; 陈志军 1 ; 李天佑 2 ; 李三和 1 ; 周雷 1 ; 闸雯俊 1 ;

作者机构: 1.粮食作物种质创新与品种改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2.云南省腾冲县农业技术推广所

关键词: 两系杂交稻;粳两优7619;特征特性;栽培要点

期刊名称: 湖北农业科学

ISSN: 0439-8114

年卷期: 2015 年 54 卷 11 期

页码: 2574-2575+257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粳两优7619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用光敏核不育系N95076S与R19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粳稻新品种,具有产量高、抗逆性强、稻米品质较好、株型适中、熟期转色好的特点,云南省保山市明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引进试种,2008年申报云南省区试试验,2011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滇特(保山)审稻2011030号,适宜云南省保山市海拔1 600~1 750 m的粳稻区种植。

  • 相关文献

[1]转基因抗虫杂交棉鄂棉ZY6的特征与栽培要点. 陈全求,蓝家样,韩光明,黄云,张胜昔,李国荣. 2018

[2]玉米新品种鄂科玉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张士龙,贺正华,杜何为,焦春海,舒军,黄益勤. 2019

[3]强优势杂交棉新品种ZY8的选育及其特征特性. 蓝家样,陈全求,韩光明,黄云,李国荣,张胜昔. 2021

[4]抗根肿病红菜薹组合紫御60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李青山,李金泉,董斌峰,聂启军. 2019

[5]棉花新品种EZ10的选育过程及特征特性和栽培要点. 陈全求,蓝家样,韩光明,张胜昔,李国荣,黄云. 2020

[6]转基因抗虫杂交棉QS05的特征与栽培要点. 张胜昔,冯常辉,孟艳艳,张光梅,董建辉. 2014

[7]两系杂交粳稻新组合粳两优7619的选育与应用. 游艾青,胡刚,刘凯,杨国才,陈志军,李天佑,李三和,周雷,尚维琼. 2012

[8]两系杂交中籼稻新组合E两优1453的选育与应用. 李进波,夏明元,周厚财,曹永胜,万丙良,戚华雄. 2019

[9]Y两优2号在孝感作再生稻栽培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王记安,高长清,谢春甫,刘红平,刘华曙,刘长兵,汪新胜,乐菊,汤汉华. 2014

[10]杂交水稻的系谱分析与杂种优势利用. 杨金松,黄志谋,张再君,邱东峰. 2020

[11]两系杂交稻广两优5号在孝感市的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 王记安,李舒,李拥军,罗珍美,陈跃,刘长兵,程建平,游艾青. 2015

[12]两系杂交稻新两优998直播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英文). 柯海平,肖慷,郑威,余林. 2017

[13]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E两优476的选育与应用. 李进波,夏明元,万丙良,查中萍,殷得所,杜雪树,徐华成,戚华雄. 2016

[14]32个两系杂交稻亲本的SSR分析. 覃孟州,李明辉,李进波. 2006

[15]两系杂交粳稻N5047S/R9-1的选育和应用. 冯云庆,王长义,戚华雄,夏明元. 1990

[16]杂交晚籼新组合两优0328高产制种技术. 邱东峰,宋红志,张再君,杨金松. 2015

[17]利用SSR标记鉴别两系杂交稻鄂粳杂1号的真伪. 李进波,周元飞,万丙良,戚华雄. 2003

[18]湖北省两系杂交稻育种成果总结与发展思考. 杨金松,张再君,邱东峰. 2016

[19]夏玉米新品种鄂玉32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张士龙,杨园园,田甫焕,贺正华,魏昌松,杜何为,黄益勤. 2018

[20]优质饲用灌木新品种'鄂西北'美丽胡枝子选育. 田宏,张鹤山,熊军波,陆姣云,刘洋.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