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优良恢复系6958 R的选育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瑞茂 1 ; 李敏 1 ; 陈大伦 1 ;

作者机构: 1.贵州省油菜研究所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恢复系;配合力;理想株型;常规育种

期刊名称: 种子

ISSN: 1001-4705

年卷期: 2011 年 30 卷 10 期

页码: 102-10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1998年春以R 06(从中国油料作物研究所引进的甘蓝型油菜黑籽双低常规品种中双4号中系选的优系)为母本和甘蓝型油菜黑籽双低品种湘油15(从湖南省大面积油菜生产区引进的湘油15中的1个选系)进行有性人工杂交,采用常规杂交育种程序经过7年8代的连续定向选择,于2004年育成了甘蓝型油菜双低常规优质品系(隐性核不育恢复系)6958 R(又简称58 R)。其芥酸含量均在1%以下,硫甙21.2~25.2μmol/g,含油量42.6%~43.6%,种子蛋白质23.5%~25.6%。以该品系作恢复系组配的优质杂交油菜新组合普遍表现配合力强,杂交优势明显,丰产性突出,且组配的绝大多数组合均表现株高适中,分枝角度小,株型紧凑,着果密,角果粗,千粒重大,在生产上比较受欢迎。是一份难得的具有优良、特异农艺性状和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都很强的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系的骨干恢复系。现已用该恢复系组配选育成功翔油1号、益油1号两个综述性状表现均很突出杂交油菜新品种。

  • 相关文献

[1]甘蓝型优质高产杂交油菜新品种油研50恢复系6215R的选育. 陈大伦,张瑞茂,李敏,汤晓华. 2009

[2]甘蓝型油菜优良恢复系HF16-1400R的选育及应用. 何惠萍,侯燕,侯国佐,侯剑. 2013

[3]耐冷杂交稻恢复系配合力分析. 伍祥,周乐良,陈文强,石帮志. 2006

[4]水稻红米恢复系红恢937配合力研究. 张上都,石邦志,周乐良,伍祥,陈文强. 2013

[5]水稻特异株型材料7N5改良系R456配组的3个新组合在不同生态地区的表现. 孙灿慧,姜萍,金帮文,倪克鱼. 2002

[6]甘蓝型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金农油1号恢复系5735R的选育. 李敏,张瑞茂,陈大伦,汤晓华. 2009

[7]甘蓝型油菜显性雄性核不育材料三系选育. 王华,赵继献,候国佐,张瑞茂. 1993

[8]甘蓝型黄籽双低油菜恢复系材料2188R的选育. 冉光权. 2006

[9]甘蓝型油菜三隐性核不育材料L7AB及临保系的选育. 秦信容,杜才富. 2006

[10]早熟甘蓝型油菜恢复系YD 1021 R的选育. 汤勇,罗遵喜,杜才富,秦信蓉,张星星,喻时周. 2014

[11]甘蓝型黄籽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油研九号恢复系5862R的选育. 张瑞茂,侯国佐. 2002

[12]甘蓝型油菜双低pol CMS恢复系2350C的选育与应用. 张超,李大雄,罗莉斯,曾兵. 2014

[13]甘蓝型油菜双低高含油量恢复系017R的选育. 何惠萍. 2008

[14]抗菌核病甘蓝型油菜种质的筛选与鉴定. 雷蕾,梁龙兵,秦信蓉,喻时周,徐静,陈丽,侯燕,杜才富. 2020

[15]甘蓝型油菜抗除草剂恢复系18Z363苯磺隆抗性剂量筛选. 张超,代文东,王军,唐容,黄莎,杨克相,饶勇. 2019

[16]高产双低核不育杂交油菜新品种黔油31号的选育. 唐容,代文东,张超,王少铭,黄泽素. 2023

[17]单、双低甘蓝型油菜胞质雄性不育系及恢复系选育研究. 李大雄,刁攀琏,饶勇,黄先群. 1997

[18]甘蓝型杂交油菜亲本含油量及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与遗传力分析. 魏忠芬,李德文,王军,张太平. 2014

[19]甘蓝型杂交油菜亲本配合力和遗传力分析. 黄泽素,杨晓容,王通强,代文东,李德珍. 2004

[20]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三交种选育研究及配合力分析. 李大雄,饶勇,肖华贵. 200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