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连平 1 ; 席与芳 2 ; 王汉荣 1 ; 郜海燕 1 ; 余舰斌 1 ;
作者机构: 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2.浙江大学
关键词: 外源处理;机械损伤;甘薯;木质素合成
期刊名称: 江西农业学报
ISSN: 1001-8581
年卷期: 2004 年 16 卷 01 期
页码: 20-24
摘要: 以切片为材料研究了外源物理、化学处理对机械损伤甘薯块根木质素合成的影响。3种物理因素的正交试验结果显示,对木质素合成的影响以温度最大,氧分压次之,相对湿度较小,其最适值分别为35℃、21%和90%。赤霉素、乙烯、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等4种生长调节物质均可促进木质素的生成,以前两者的作用最为显著。5种化学物质对木质素合成的促进作用,以苯丙氨酸、蔗糖最强,阿魏酸等较弱。
- 相关文献
[1]浙江省优质食用型甘薯新品种选育与产业化. 季志仙,成灿土,王忠明. 2005
[2]基于微营养钵技术的可商业化甘薯种苗繁育模式. SHEN Sheng-fa,沈升法,WU Lie-hong. 2013
[3]高干率橘红肉甘薯新品种浙薯70的动态特征及应用. LIU Wei-ming,刘伟明,WU Lie-hong,吴列洪,ZHU Xin-ying. 2013
[4]扦插密度及氮肥用量对心香甘薯产量与效益的影响. 刘伟明,季志仙. 2012
[5]甘薯根腐病菌侵染对甘薯内源激素水平的影响. 柴一秋,陈利锋,王金生. 2007
[6]微量法快速提取甘薯叶DNA条件的优化. 吴列洪,谢德平,张燕春,陆国权. 2009
[7]甘薯浙薯13特征特性观察试验. 刘伟明,彦柏霖,赵益福,吴列洪,李兵,沈升法. 2007
[8]叶菜型甘薯在衢州试种初报. 张富仙,吴列洪,余文慧. 2011
[9]甘薯产业现状分析与未来发展对策——以浙江温州地区甘薯生产为例. 陈功楷,康华靖,朱建军,吴列洪. 2012
[10]早收栽培下甘薯新品种浙薯70特征特性观察试验. 刘伟明,吴列洪,朱新颖. 2013
[11]甘薯根腐病病原菌粗毒素对甘薯生长的影响. 柴一秋,陈利锋,王金生. 2007
[12]甘薯浙薯70早收栽培下延后收获的特征特性. 刘伟明,吴列洪,沈升法,朱新颖. 2013
[13]甘薯品种浙薯75早收栽培的特征特性观察试验. 刘伟明,吴列洪,朱新颖. 2012
[14]甘薯新品种浙薯75早收栽培的特征特性. 刘伟明,吴列洪. 2015
[15]国内甘薯组织和细胞培养. 徐刚. 1990
[16]早收情况下甘薯新品种心香栽培技术研究. 刘伟明,季志仙,成灿土,王忠明. 2008
[17]不同甘薯品种(系)的比较分析. 赵琳,骆乐谈,石江,余建忠,詹生华. 2018
[18]菜用甘薯浙菜薯1号的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 邵晓伟,吴列洪,张富仙,余文慧,徐三勤,郑雪林. 2015
[19]甘薯胡萝卜素含量、干率聚合育种的一个特例. 沈升法,项超,吴列洪,李兵. 2020
[20]浙江省甘薯上发现瓜类细菌性果斑病菌. 洪纤纤,吴秀芹,罗金燕,王艳丽,孙国仓,安千里,邱文,李斌.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模拟运输下减振包装对猕猴桃货架品质和苹果酸代谢的影响
作者:宗自豪;刘瑞玲;吴伟杰;陈慧芝;童川;韩树人;靳政时;叶先明;郜海燕
关键词:猕猴桃;模拟运输;品质;减振包装;苹果酸代谢;基因表达
-
乳酸菌发酵诱导水蜜桃浆凝胶体系自发变色的4D打印研究
作者:王岩;牛犇;王冠楠;房祥军;刘瑞玲;吴伟杰;陈慧芝;郜海燕
关键词:水蜜桃浆凝胶;4D打印;乳酸菌发酵;自发变色;花青素
-
鸢尾叶斑病病原菌鉴定与致病性测定
作者:金怡;王汉荣;武军
关键词:鸢尾;叶斑病;病原鉴定;致病性
-
四种食用菌采后主要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作者:巩鑫鑫;刘瑞玲;韩延超;孟祥红;郜海燕;陈杭君
关键词:食用菌;采后病害;病原真菌;病原细菌;分离鉴定
-
不同乳酸菌发酵蓝莓桑葚原浆营养品质及风味变化分析
作者:丁明可;陈慧芝;吴伟杰;牛犇;房祥军;陈杭君;刘瑞玲;郜海燕
关键词:蓝莓;桑葚;乳酸菌;营养成分;风味物质
-
酪蛋白对杨梅汁中花色苷的工艺优化及保持研究
作者:杨贵仁;穆宏磊;吴伟杰;房祥军;陈慧芝;牛犇;陈杭君;郜海燕
关键词:杨梅;花色苷;酪蛋白;护色
-
不同镂空包装对雨天采收杨梅贮运品质的影响
作者:宗自豪;何丁生;牛犇;黄俊;房祥军;吴伟杰;陈杭君;郜海燕
关键词:杨梅;贮藏品质;包装;保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