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马驰宇 1 ; 方仕茂 1 ; 姚键梅 1 ; 刘惠芳 1 ; 刘垚果 1 ; 雷志伟 1 ; 杨文 1 ; 陈瑶 1 ;
作者机构: 1.贵州省茶叶研究所;铜仁市农业局
关键词: 黔茶1号;鲜叶;挥发物质;芳樟醇;水杨酸甲酯;香叶醇
期刊名称: 贵茶
ISSN: 2097-2601
年卷期: 2023 年 01 期
页码: 42-53
摘要: 为探明‘黔茶1号’鲜叶挥发性组分及其相对含量差异,分析其挥发物质积累规律。本研究采用顶空固相萃取-气质联用法,分析了‘黔茶1号’1~3月一芽二叶鲜叶中的挥发性物质。结果表明,6次检出化合物中主要包括醇类、酯类、醛类、烃类、酮类及其他类挥发物共计189种,在不同时间均被检出的化合物52种。其中醇类占比最高达到50.79%~72.69%,酯类占比7.33%~31.77%、醛类占比4.02%~12.19%、烃类占比2.34%~10.12%、酮类及其他类占比0.65%~1.70%,从时间上来看,醇类物质含量在逐渐下降,其他挥发物质的含量在逐渐上升,从温度变化上看,温度升高后,各类物质种类增多,相对含量也在增加。芳樟醇、香叶醇、反-氧化芳樟醇、1-辛醇、顺-氧化芳樟醇、橙花醇、苯甲醇、苯乙醇、α-松油醇、柠檬醛为‘黔茶1号’挥发性成分6次检测中含量较高的物质,通过分析‘黔茶1号’鲜叶挥发物组分,对进一步研究茶树挥发物积累规律、响应病虫害及非生物因子胁迫机制提供基础。
- 相关文献
[1]HS-SPME/GC-MS法分析黔茶新品种绿茶挥发性成分. 龚雪,刘忠英,李燕,姜艳艳,尹荣秀,杨春,陈正武. 2017
[2]贵州代表性茶树品种茶青萎凋期游离氨基酸动态分析及评价. 潘科,李琴,方仕茂,戴宇樵,冉乾松,刘忠英,杨婷. 2021
[3]黔茶1号试制红茶、绿茶和黄茶的品质研究. 沈强,张小琴,罗金龙,杨肖委,刘晓霞,周良书,郑文佳. 2023
[4]黔茶1号碾茶加工中氨基酸及儿茶素组分的动态变化. 张拓,杨婷,戴宇樵,李琴,刘忠英,潘科. 2023
[5]不同时期不同黔茶1号茶产品品质评价. 沈强,张小琴,李燕,杨肖委,罗金龙,郑文佳. 2022
[6]绿盲蝽取食对茶树营养物质及防御酶活性的影响. 杨春,孟泽洪,李帅,沈强,张小琴,陈正武. 2023
[7]鲜叶制备冷泡绿茶的工艺优化. 杨婷.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硫化铋/石墨烯修饰电极检测豆芽中的6-苄氨基嘌呤
作者:王德响;段禹;孔大彬;王洪;胡民康;张津铭;李胜男;阳军;杨文;杜海军
关键词:植物激素;6-苄氨基嘌呤;石墨烯;硫化铋;电化学检测
-
香芹酚和麝香草酚对4种茶树炭疽病病原菌的抑制效果
作者:姚键梅;雷志伟;马驰宇;刘惠芳
关键词:香芹酚;麝香草酚;茶树炭疽病;抑菌活性
-
紧凑型玉米与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多模式的对比研究
作者:王伟;王亚萍;李荣玉;刘惠芳
关键词: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产量;农艺性状
-
石墨烯负载二氧化锡电化学传感器检测4-碘苯氧乙酸研究
作者:王德响;段禹;孔大彬;王洪;胡民康;张津铭;李胜男;杨文;杜海军
关键词:植物激素;4-碘苯氧乙酸(4-IPOAA);石墨烯;二氧化锡;电化学检测
-
QuEChERS/GC-MS法快速检测干茶中11种塑化剂
作者:姚键梅;龙家寰;张娟;雷志伟;杨文
关键词:干茶;QuEChERS/GC-MS;塑化剂(PAEs);快速检测
-
外引茶树品种(系)在贵阳的适应性、产量与品质研究
作者:郭灿;林开勤;高秀兵;郭燕;乔大河;姚键梅;杨春;李燕;张小琴
关键词:茶树品种(系);适应性;物候期;产量;品质
-
柑橘始叶螨在贵州茶园的发生为害初报
作者:孟泽洪;李帅;王晓庆;石兴云;张金峰;杨文;周玉锋
关键词:茶树;柑橘始叶螨;危害状;形态特征;COI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