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长期施肥和气候因素对东北黑土区玉米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彭畅 1 ; 高洪军 1 ; 牛红红 1 ; 岳玉兰 1 ; 刘春光 1 ; 李强 1 ; 朱平 1 ;

作者机构: 1.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资源研究中心

关键词: 玉米;施肥;产量;气候

期刊名称: 玉米科学

ISSN: 1005-0906

年卷期: 2008 年 16 卷 04 期

页码: 179-18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试验以公主岭国家黑土监测基地为平台,研究玉米连作条件下施肥及气候因素对产量的可持续性影响。试验共设有机肥和化肥N、P、K的不同组合共24个试验处理。结果表明,与不施有机肥相比,施用常量有机肥和高量有机肥(FYM1、FYM2)均可以显著提高玉米产量,产量分别达到7668kg/hm2和7925kg/hm2,FYM(无有机肥)处理为5718kg/hm2。有机肥配施化肥比单施化肥也有明显的增产作用,施用N肥165kg/hm2可以显著增加玉米产量,单施磷素、钾素及磷钾配施增产作用不明显,表明土壤中的磷钾营养水平没有限制作物产量。降雨量与产量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磷、钾处理的产量与8月份的降雨量显著相关。

  • 相关文献

[1]施肥对不同生态区域玉米产量和产量性状的影响. 马晶,刘海天,刘武仁. 2016

[2]桦甸市扩展“3414”施肥对玉米产量及产值的影响. 张德新,方向前,刘云多,殷春红,段元才,王长江,石宝忠,杨焕茹. 2017

[3]吉林省东部“3414”施肥对玉米生物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杨宝君,方向前,钟彦涛,王瑞荣,张文君. 2016

[4]玉米超高产中土壤与气候作用的初步研究. 徐航,尹枝瑞,刘志全,王玉贞,张临杰,李维岳. 2000

[5]玉米施N、K肥及密度的三因子试验研究. 边秀芝,任军,刘慧涛. 2005

[6]吉林省高寒山区玉米丰产栽培技术. 方向前,张爱武,胡会军,段元才,殷春红. 2011

[7]不同种植密度和施肥措施对九单318产量影响. 李营,陈国第,赵虹,沈国繁,王铁成. 2019

[8]吉林省玉米高产区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与生育生理指标研究——第一报 公顷产量11250kg栽培技术. 吉林省玉米双高栽培技术课题组. 1994

[9]杂交玉米制种田施肥技术的研究. 边秀芝,任军,刘慧涛,阎孝贡,郭金瑞,胡景龙. 2007

[10]玉米杂交制种高产高效综合措施. 孙亚琴,王满昌. 1993

[11]四平地区马铃薯平衡施肥试验结果分析. 高华援,石晓华,刘峰,王洋,王喜山. 2007

[12]中晚熟大豆长农18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陈喜凤,吴春胜,郝满,李琰,王楠,岳杨. 2010

[13]优化芸豆产量及产量形成的氮磷钾肥料模型研究. 郝曦煜,肖焕玉,王英杰,马信飞,刘婷婷,梁杰. 2021

[14]不同密度与施氮水平对高油大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刘玉平,李志刚,李瑞平. 2011

[15]不同密度与施氮水平对大豆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刘玉平,李志刚,李瑞平,刘贵峰. 2011

[16]气候、品种和密度对东北春玉米增产潜力的影响. 高洪军,彭畅,赵叶明,张秀芝,李强,朱平,徐明莉. 2011

[17]2005年我省发展水稻生产的展望. 张学军,赵劲松,李朝峰. 2005

[18]吉林省优质稻米生产与对策. 张三元,李彻,石玉海,张俊国,杨桂兰. 1993

[19]吉林省粮食安全生产化肥使用中的关键技术. 王秀芳. 2004

[20]不同玉米品种去留分蘖对生物学性状、产量及产值的影响. 方向前,闫伟平,吕端春,于钟富,杜佃河.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