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土壤性质和小麦生长、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田胜营 1 ; 潘明泉 1 ; 吕秀敏 2 ; 崔小平 1 ; 张善磊 1 ; 刘晓飞 1 ;

作者机构: 1.宿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2.泗阳县农村合作经济经营服务中心

关键词: 有机肥替代化肥;配施比例;土壤性质;小麦生长;养分吸收利用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年卷期: 2023 年 023 期

页码: 102-10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有机肥与化肥配施能够有效改善土壤环境、提高土壤肥力、促进作物增产增收等,但受作物类型、肥料用量、肥料类型、土壤和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有机无机肥料的最佳配施比也不尽相同。以施氮量为基准计算有机肥施用量,共设6个处理,分别为不施任何肥料(CK)处理、常规施肥(F)处理、有机肥替代10%化肥(M10)处理、有机肥替代20%化肥(M20)处理、有机肥替代30%化肥(M30)处理、有机肥替代40%化肥(M40)处理。通过设置有机肥与化肥的不同施用配比,明确有机无机肥配比对土壤性质和小麦生长的影响,进一步探讨施肥模式与土壤性质和作物生长之间的相互联系。结果表明,化肥单施会显著降低土壤pH值(P<0.05),而与有机肥配施能减少pH值降幅,还能有效提高土壤有机质和速效养分含量,提高小麦生物量、千粒质量、籽粒容重以及养分吸收利用率。其中,M20处理在各有机肥处理中效果最佳,与F处理相比,有机质含量提升8.77%,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提升29.08%和7.35%,籽粒产量和地上部生物量提升13.34%和13.47%,籽粒容重、千粒质量增加10.83、2.21 g,氮、磷、钾吸收总量分别增加25.40%、38.73%、31.17%,氮肥、磷肥、钾肥表观利用率分别增加11.57、14.96、22.82百分点,氮肥、磷肥、钾肥农学利用率分别增加3.03、11.37、8.22百分点。

  • 相关文献

[1]有机肥无机肥配施对水稻产量及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张文洁,许能祥,丁成龙,顾洪如. 2023

[2]有机肥-无机肥不同配施比例对水稻产量和农田养分流失的影响. 刘红江,陈虞雯,孙国峰,陈留根,郑建初. 2017

[3]有机-无机肥不同配施比例对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率的影响. 刘红江,蒋华伟,孙国峰,沈明星,陈留根,郑建初. 2017

[4]有机-无机肥不同配施比例对稻季CH_4和N_2O排放的影响. 刘红江,郭智,张丽萍,朱兴连,孙国峰. 2016

[5]江苏滨海盐碱地麦后直播棉氮、磷、钾肥料优化配比研究. 杨长琴,刘瑞显,张国伟,王晓婧,倪万潮. 2020

[6]有机肥替代化肥对高沙土小麦产量及养分利用率的影响. 许爱霞,宁运旺,冯冰,钟月华,何文文,张辉,于倩倩. 2023

[7]有机肥对化肥替代弹性效应研究-以甘薯为例. 王凌云,韩喜秋,陆建珍. 2023

[8]有机肥替代化肥对设施蔬菜土壤质量提升的效果评价. 袁奇,章欢,钟月华,何文文,徐聪,许仙菊,马洪波. 2022

[9]减量氮肥配施有机肥及硝化抑制剂对土壤pH值、甘薯产量及构成的影响. 徐聪,张辉,唐忠厚,刘庆,李欢,汪吉东,张永春. 2021

[10]高氮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对垛田香葱生产和环境的影响. 蔡云彤,黑若楠,刘新红,马艳,罗佳. 2023

[11]播期对内蒙古西部荒漠区棉花产量、品质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张国伟,张祥,陈德华,周治国. 2017

[12]不同施肥模式对草莓连作土壤性质及草莓生长的影响. 陈义群,董元华,王辉,霍恒志. 2013

[13]不同有机物料接种蚯蚓对设施菜地土壤培肥及作物生长的影响. 吴迪,刘满强,焦加国,薛利红,李辉信,胡锋,杨林章. 2019

[14]4种土壤调理剂对茶与枇杷间作茶园土壤改良效果研究. 黄晓德,王壮伟,万青,朱羽尧,陈斌,钱骅,赵伯涛. 2018

[15]生物质炭对杜鹃花生长及城市绿地土壤环境的影响. 周惠民,李畅,何丽斯,刘晓青,孙晓波,郭臻昊,苏家乐. 2023

[16]不同薄壳山核桃复合栽培模式对土壤性质及林下作物农艺性状的影响. 苏西娅,任俊鹏,刘照亭,朱正顺,葛朝峰,毛妮妮.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