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双须叶须鱼人工繁殖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忭忭 1 ; 王建银 1 ; 周建设 1 ; 曾本和 1 ; 张驰 1 ; 牟振波 2 ;

作者机构: 1.;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水产科学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

2.;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水产科学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

关键词: 双须叶须鱼;人工繁殖;催产率;受精率;孵化率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0517-6611

年卷期: 2017 年 24 期

页码: 105-107

摘要: [目的]探讨双须叶须鱼人工繁殖技术。[方法]试验采用2次胸鳍基部注射法,开展双须叶须鱼人工繁殖及鱼苗培育技术研究。[结果]第1针注射剂量为LRH-A24μg/kg、PG 2 mg/kg,间隔48 h注射第2针,剂量为LRH-A210μg/kg、PG 6 mg/kg,催产率可达86.7%;利用人工干法授精方式,2批次共获得受精卵149 288粒,平均受精率为80.1%;在水温12~13℃条件下,经过微流水孵化,共获得初孵仔鱼120 327尾;在水泥池经过30 d培育,获得平均体长为(1.95±0.24)cm以上鱼苗80 138尾,鱼苗成活率可达66.5%。[结论]研究结果可为雅鲁藏布江中游渔业资源保护与利用和开展增殖放流提供参考。

  • 相关文献

[1]沙蚕快速培育半滑舌鳎雌性亲鱼方法的研究. 李仰真,刘洋,范彩霞,王天姿,陈常成,李仲明,李庆华,陈松林. 2013

[2]营养强化和控光控温对大菱鲆亲鱼性腺发育及卵子质量的影响. 李庆华,孙建,李仰真,刘峰,李海鹏,孙德强,崔恒全,刘寿堂. 2013

[3]维生素A、E对凡纳滨对虾受精率、孵化率及幼体存活率的影响. 吴桂玲,梁萌青,常青,王家林. 2008

[4]人工养殖西伯利亚鲟精子超低温冷冻保存研究. 刘鹏,庄平,章龙珍,王斌,闫文罡. 2007

[5]人工生态条件下提高大鲵催产率技术初报. 刘鉴毅,肖汉兵,林锡芝,杨焱清. 1993

[6]中国大鲵在华南地区最适人工繁殖时期. 刘鉴毅,庄平,谭启森,刘明国,何新梁. 2005

[7]日本鳗鲡排卵的人工诱导. 柳凌,郭峰,张洁明,鲁大椿. 2005

[8]西藏雅鲁藏布江双须叶须鱼的年龄结构与生长特征. 杨鑫,霍斌,段友健,马宝珊,谢从新. 2015

[9]双须叶须鱼5种组织乳酸脱氢酶和苹果酸脱氢酶的组织特异性分析. 张涛,周剑光,何力. 2018

[10]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繁殖期卵子和卵巢液中磷酸酶活性变化及其与受精率相关性. 贾玉东,孟振,刘新富,高淳仁,牛华欣,雷霁霖. 2013

[11]虹鳟鱼卵体外不同受精时间对受精率、发眼率的影响. 贾锺贺,姜作发,李永发,李建兴. 2003

[12]中国对虾四种人工授精方法的比较分析. 罗坤,张天时,田炎炎,杨翠华,张庆文,孔杰. 2006

[13]不同盐度、碱度、pH值对瓦氏雅罗鱼精子活力及其受精率的影响. 李乾,梁利群,艾克达·热合曼,孙博,张立民,董志国,常玉梅. 2021

[14]虹蹲鱼卵形态观察初步研究. 姜作发,卢彤岩,李永发,匡友谊,贾锺贺. 2003

[15]刺参不同地理群体间的杂交育种试验. 赵春暖,郑言鑫,李致远,范妮妮,于涛,蔡忠强,林建国. 2015

[16]太门哲罗鱼成熟卵子氨基酸组成对受精率和发眼率的影响. 张永泉,张颖,席庆凯,丰程程,尹家胜. 2014

[17]Na~+、K~+、Mg~(2+)、Ca~(2+)和葡萄糖溶液作为授精-激活介质对中华鲟精子受精率的影响. 甘芳,杜浩,危起伟,陈细华,刘鉴毅,郑跃平. 2009

[18]大口鲇苗种规模化繁育的关键技术. 邹桂伟,罗相忠,潘光碧,陈细华. 2002

[19]NaCl盐度和NaHCO_3碱度对鲤、鲫和大鳞鲃的精子活力及其受精率的影响. 徐敏,杨建,姜海峰,耿龙武,徐伟. 2014

[20]延迟排卵对红鳍东方鲀卵子质量的影响. 赵艳飞,马爱军,王新安,孙建华,崔文晓,侯仕营.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