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两种常见外来入侵赤潮藻的PCR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郑俊斌 1 ; 张凤英 1 ; 马凌波 1 ; 陆亚男 1 ; 马春艳 1 ;

作者机构: 1.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关键词: 米氏凯伦藻;环状异帽藻;核糖体ITS区;特异性引物;PCR鉴定

期刊名称: 海洋渔业

ISSN: 1004-2490

年卷期: 2009 年 31 卷 03 期

页码: 325-32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米氏凯伦藻与环状异帽藻为日本海域流入我国的两种外来入侵赤潮藻。利用核糖体ITS区分别设计出针对该两种藻的特异性PCR引物。通过prmier5.0软件设计多对引物,经PCR扩增,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以筛选目标藻的特异性引物,并以链状亚历山大藻、立玛原甲藻、牟氏角毛藻、赤潮异弯藻作为阴性对照,做进一步PCR验证。筛选到米氏凯伦藻最佳引物Ki1F3/Ki1B3和环状异帽藻最佳引物YiF3a/YiB3a。两对特异性引物成功鉴定了两种外来入侵藻,而对其它藻种则是阴性反应,可为赤潮的预测预报提供分子鉴定基础。

  • 相关文献

[1]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快速检测赤潮环状异帽藻. 石彦红,张凤英,马凌波. 2010

[2]pH对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种群生长、营养吸收及无机碳亲和力的影响. 王越,沈盎绿,赵世烨,朱礼鑫,宋淑贞,李道季. 2015

[3]环介导恒温扩增技术快速检测米氏凯伦藻方法的建立. 张凤英,徐兆礼,马凌波,郑俊斌,缪宇平,陆亚男. 2009

[4]米氏凯伦藻生长对磷的响应及其吸收动力学研究. 周钦,马增岭,袁兴伟,沈盎绿. 2017

[5]东海米氏凯伦藻水华中中华哲水蚤的选择性摄食. 孙军,宋书群,徐兆礼,王宗灵,朱明远. 2007

[6]米氏凯伦藻18S rDNA和转录间隔区序列分析. 郑俊斌,张凤英,马凌波,陆亚男. 2009

[7]不同营养盐水平对东海原甲藻和米氏凯伦藻生长的影响. 沈盎绿,李道季. 2016

[8]基于环境DNA的长江中华鲟分布特征探究. 周权,杜浩,王洁,邵芸,闫振广.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