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紫苏复播高产种植方式试验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徐珊珊 1 ; 冯瑞云 2 ; 孟晋建 3 ; 南建福 3 ; 蔡琳 4 ;

作者机构: 1.山西大学黄土高原研究所

2.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遗传研究所

3.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中心

4.山东菏泽学院

关键词: 紫苏;种植穴;种植方式;产量

期刊名称: 山西农业科学

ISSN: 1002-2481

年卷期: 2008 年 36 卷 01 期

页码: 60-62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针对紫苏种子小,直播出苗困难,间苗劳动强度大等特点,采用育苗移栽的办法,研究了在种植密度一定的条件下,单穴多株种植方式对紫苏生长发育过程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紫苏以每穴3株栽植方式有利于增产并能减轻直播间苗的劳动强度,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种植模式。

  • 相关文献

[1]每穴种植株数对紫苏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蔡琳,汤志洪,南建福. 2008

[2]不同种植方式对谷子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李会霞,王颖,王玉文,田岗,刘鑫. 2018

[3]种植方式和密度对旱地粮用豇豆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张冬梅,刘恩科,张伟,姜春霞,王晓娟,刘化涛,闫六英. 2018

[4]种植方式对耐密型玉米产量构成相关性状的影响. 樊丽生,郑联寿,郭耀东,温日宇,姜庆国,郭耀文. 2012

[5]不同密度和种植方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温日宇,郭耀东,刘建霞,姜庆国. 2011

[6]烟草与紫苏、罗勒及其远缘杂种F_1酯酶同工酶分析. 李彦平,韩永明,魏治中. 2006

[7]紫苏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史华平,王计平. 2011

[8]尿素对阔世玛胁迫下紫苏的影响. 张谨华,王建军. 2014

[9]紫苏种子油成分自然变异的研究. 王计平,史华平,南建福. 2010

[10]山西省紫苏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程宏,王慧杰,冯瑞云,刘晶. 2018

[11]宽垄沟播种植模式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董飞,闫秋艳,李峰,鲁晋秀,贾亚琴,杨峰,王苗,张建诚,王小泰,阴东娟. 2019

[12]不同种植方式、种植密度、施肥方式对并单669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刘守渠,段运平,古晓红,郭峰,陈保国,任小燕. 2014

[13]迪甜10号的选育及配套种植方式. 王俊花,邵林生,程永钢,李艳芬,闫建宾,王瑞钢,庞旭,梁海英. 2012

[14]孝义市不同种植方式耕作土壤养分状况研究. 高晓霞,杜慧平,赵瑞芬. 2015

[15]不同种植方式对旱地玉米耗水规律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刘化涛,黄学芳,黄明镜,池宝亮. 2011

[16]田间微集雨种植方式及播种行距对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崔欢虎,王娟玲,靖华,王裕智,马爱平,张红芳. 2009

[17]旱地玉米不同种植方式生态效应初报——玉米膜外侧晚播栽培技术. 张喜文,李洪,王清水,孙万荣,梁士孝,李彦文,程宏莲. 1993

[18]种植方式和密度对旱地土壤环境和甘蓝产量的影响. 张冬梅,刘恩科,李海金,陈琼,韩彦龙,池宝亮. 2010

[19]不同矮蔓型西葫芦冠层特性的差异及对产量的影响. 雷逢进,温祥珍,李亚灵,李燕,李晓琦. 2009

[20]甜荞品种‘牡丹荞’季节性栽培对产量的影响. 南成虎,王子玉,穆志新,张晋.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