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冯瑞云 1 ; 崔福柱 2 ; 赵明拴 3 ; 王小琦 1 ;
作者机构: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遗传研究所
2.山西农业大学
3.盂县农业局
关键词: 局部灌溉;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生态效应
期刊名称: 山西农业科学
ISSN: 1002-2481
年卷期: 2007 年 08 期
页码: 62-64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通过在玉米试验田采取一定的农艺手段,以畦漫灌为对照,对隔行交替灌溉、隔行交替喷灌、膜上灌溉和穴灌四种局部节水灌溉方式下的土壤水分变化、植株的生育动态、生理性状和产量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前期土壤特性一定,局部灌溉水量为畦漫灌的70%情况下,几种局部灌溉节水技术中,膜上灌溉的节水性最好,依次为隔行交替灌溉、隔行交替喷灌和穴灌。膜上灌溉的产量比畦漫灌增加14.4%,隔行交替灌溉、隔行交替喷灌和畦漫灌接近,穴灌产量最低。
- 相关文献
[1]不同局部灌溉方式对玉米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 冯瑞云,崔福柱,杨武德,郝建平,南建福. 2010
[2]不同灌溉水量下不同玉米品种水分利用率及相关原因分析. 樊修武,池宝亮,黄学芳,张健. 2008
[3]不同阶段土壤水分亏缺对玉米穗部性状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周祥利,梁哲军,陶洪斌,王璞. 2010
[4]不同阶段土壤水分亏缺对玉米穗部性状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周祥利,梁哲军,陶洪斌,王璞. 2010
[5]不同种植方式对旱地玉米耗水规律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刘化涛,黄学芳,黄明镜,池宝亮. 2011
[6]4种不同作物光合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研究. 孙常青,郭志利,卢成达. 2011
[7]不同耕作方式下秸秆还田对晋中玉米田水分时空分布及产量的影响. 李娜娜,李志强,黄学芳,郝科栋,梁改梅. 2023
[8]玉米杂交种水分利用效率及相关性状分析. 路贵和,王小强,张红,路进峰. 2016
[9]不同品种与种植密度对旱地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刘化涛,黄学芳,黄明镜,闫六英,池宝亮. 2010
[10]不同灌溉方式对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崔福柱,冯瑞云,郭秀卿,郝建平,杜天庆. 2009
[11]接种根瘤菌的三叶草在矿区复垦土壤中的生态效应. 李建华,郜春花,卢朝东,张强,靳东升,范继香. 2010
[12]旱地玉米秸秆还田秋施肥生态效应研究. 周怀平,杨治平,关春林,李红梅. 2005
[13]果园黄板诱蚜生态效应初探. 李丫丫,王芸芸,郭莉,李宾瑶,张利军. 2014
[14]旱地玉米不同种植方式生态效应初报——玉米膜外侧晚播栽培技术. 张喜文,李洪,王清水,孙万荣,梁士孝,李彦文,程宏莲. 1993
[15]丛枝菌根和根瘤菌双接种对矿区土地复垦的生态效应. 李建华,郜春花,卢朝东,张强,焦晓燕. 2009
[16]高寒区旱地玉米不同覆盖方式的生态效应. 张喜文,王桂兰,黄明镜,郭书奇. 2000
[17]旱地春大豆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研究. 郭志利. 2004
[18]降水和施肥对旱地玉米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周怀平,关春林,杨治平,李红梅. 2004
[19]旱地玉米不同覆盖方式土壤水分效应研究. 王宏富,刘永忠,赵国锋,牛军玲. 2004
[20]作物水分高效利用的研究方向. 张正斌,徐萍,卫云宗,刘新月.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马铃薯StDof5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作者:梅显军;宋慧洋;李京昊;梅超;宋倩娜;冯瑞云;陈喜明
关键词:马铃薯;StDof5;载体构建;遗传转化
-
小麦芽期和苗期耐盐鉴定方法的适用性评价
作者:陈家婷;白欣;谷雨杰;张潇文;郭慧娟;常利芳;陈芳;张树伟;张晓军;李欣;冯瑞云;畅志坚;乔麟轶
关键词:小麦;耐盐鉴定;方法评价;芽期;苗期
-
马铃薯品种‘并薯6号’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作者:宋倩娜;梅超;霍利光;王慧杰;冯瑞云
关键词:马铃薯;农杆菌介导的转化;植物激素;遗传转化体系
-
马铃薯品种'并薯6号'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作者:宋倩娜;梅超;霍利光;王慧杰;冯瑞云
关键词:马铃薯;农杆菌介导的转化;植物激素;遗传转化体系
-
播期对糯玉米籽粒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作者:周伟;崔福柱;段宏凯;郝国花;杨慧;刘芮芮
关键词:糯玉米;播期;产量;品质
-
山西省冬小麦地方品种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者:雷梦林;刘霞;冯瑞云;李欣;张晋;杨生权
关键词:小麦;农艺性状;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
-
玉米品种德育丰568及栽培技术
作者:程宏;史海萍;冯瑞云
关键词:玉米;杂交种;德育丰568;特征特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