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臭氧对赤点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RNA破坏效果的评价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晋 1 ; 史成银 1 ; 王胜强 1 ; 粟子丹 1 ;

作者机构: 1.农业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赤点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RT-PCR;检测;臭氧;消毒

期刊名称: 渔业科学进展

ISSN: 1000-7075

年卷期: 2015 年 36 卷 01 期

页码: 18-2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研究依据赤点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Red-spotted grouper nervous necrosis virus,RGNNV)RNA2的序列,在其3′端设计反转录引物,在5′端设计PCR扩增引物,构建了一种可以评价RNA链相对完整性的RT-PCR方法,命名为LR RT-PCR(Left reverse transcript Right amplify RT-PCR),并对该方法的引物浓度、Mg2+浓度、d NTPs浓度、退火温度4个重要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显示,优化后的LR RT-PCR反应体系为:引物浓度0.2μmol/L、Mg2+浓度4 mmol/L、d NTPs浓度0.5 nmol、退火温度60℃。本研究建立的LR RT-PCR方法灵敏度高,可以检出1 pg的RGNNV RNA2标准品;该方法特异性强,与RSIV等鱼类常见病毒、鳗弧菌等常见水产病原菌以及石斑鱼RNA均不产生交叉反应。应用建立的LR RT-PCR方法对臭氧破坏RGNNV RNA2的效果进行评价,发现当臭氧浓度由0.3 mg/L依次增加为0.5、1.0、2.0 mg/L时,LR RT-PCR的扩增产物逐渐减少,直至消失。结果表明,建立的LR RT-PCR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评价臭氧对RGNNV RNA2的破坏效果,适用于养殖场评估臭氧对RGNNV的消毒效果,并对RGNNV进行检测和监控。

  • 相关文献

[1]引起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 Günther)鱼苗大规模死亡的神经坏死病毒病. 粟子丹,李晋,史成银. 2016

[2]赤点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主衣壳重组蛋白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苏友禄,郭志勋,冯娟,闫云锋,喻达辉. 2010

[3]冷水性鱼类工厂化养殖中臭氧催化氧化降解氨氮的研究. ^A刘永^B1%^A曹广斌^B2%^A蒋树义^B3%^A韩士成^B4%^A陈中祥^B5. 2004

[4]渔亚用水的强化消毒. 姜礼燔,吴万夫. 1999

[5]过硫酸氢钾复合物粉对4种常见水产病原微生物的杀灭效果. 李声平,董靖,杨移斌,宋怿,刘绍春,艾晓辉. 2023

[6]聚六亚甲基双胍对中国对虾受精卵和无节幼体的影响及其杀菌效果研究. 秦志华,李健,刘淇. 2006

[7]渔业用水的自净与消毒. 姜礼燔,吴万夫. 1999

[8]鲆鲽类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病原菌的分布及杀除工艺. 王印庚,陈君,潘传燕,翟介明,孙礼娟,刘江春. 2013

[9]双氧水预防白点鲑卵水霉病发生的效果研究. 张慧,谷伟,白庆利,王炳谦. 2010

[10]贝类净化中不同海水处理方法的比较. 徐捷,蔡友琼,乔庆林,顾润润. 2003

[11]不同浓度臭氧对循环水养殖系统生物膜活性及其净化效能的影响. 黄滨,马腾,刘宝良,刘滨,洪磊,梁友,翟介明,张丽丽. 2016

[12]污泥臭氧原位减量工艺中四环素及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去除. 汪鲁,贲伟伟,李彦刚,李钢,胡俊,强志民. 2019

[13]臭氧-生物活性炭纤维对苯酚的降解效果研究. 尹艳娥,刘亚菲,胡中华,鲁超. 2012

[14]水产养殖中多层式臭氧混合装置效率研究. 刘鹏,倪琦,管崇武,单建军. 2014

[15]紫外线-臭氧消毒装置的设计研究. 韩世成,曹广斌,陈中祥,蒋树义. 2010

[16]臭氧在卤虫卵孵化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宫小明,刘淇,王群,李健. 2002

[17]采用臭氧系统净化太平洋牡蛎中的大肠杆菌. 乔庆林,蔡友琼,徐捷,姜朝军. 2004

[18]臭氧前后置工艺变化对循环水半滑舌鳎养殖系统水环境的影响. 周游,黄滨,宋协法,翟介明,高淳仁,梁友,王峰. 2012

[19]臭氧对不同发育时期中国对虾的毒性. 刘淇,李健,宫小明. 2003

[20]无硫复合保鲜剂结合冰温气调保鲜南美白对虾. 周娟娟,马海霞,李来好,杨贤庆,梁慧,杨燕,张桢.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