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基本苗对超级稻南粳45、南粳49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仲维功 1 ; 杨杰 1 ; 范方军 1 ; 朱金燕 1 ; 李文奇 1 ; 王芳权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国家水稻改良中心南京分中心

关键词: 水稻;基本苗;产量;南粳45;南粳49

期刊名称: 西南农业学报

ISSN: 1001-4829

年卷期: 2015 年 28 卷 04 期

页码: 1433-143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超级稻品种南粳45和南粳49为试验材料,在高产栽培条件下,研究了每穴不同栽插基本苗数下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变化。结果表明:株行距统一为13.3 cm×25 cm的条件下,南粳45和南粳49都在每穴2苗的情况下实收产量最高,随着每穴苗数的增加,南粳45和南粳49实收产量逐渐降低。随着每穴苗数的增加,南粳45的单位面积有效穗数逐渐增加,穗粒数和千粒重均逐渐降低,结实率几乎没有差异;南粳49的单位面积有效穗数逐渐增加,穗粒数和结实率均逐渐降低,千粒重几乎没有差异。产量构成因子与产量的回归和通径分析结果说明南粳45产量的提高主要依靠穗粒数和千粒重的增加,南粳49产量的提高主要依靠结实率、总粒数和千粒重的增加。

  • 相关文献

[1]不同基本苗对‘南粳51’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王军,仲维功,杨杰,范方军,朱金燕,李文奇,王芳权. 2015

[2]栽插苗数对超级稻南粳49冠层和产量的影响. 柯希欢,李霞,仲维功,范方军,钱宝云. 2014

[3]密肥控对通优粳1号产量影响及高产技术优化(英文). 周根友,夏华,陈启康. 2017

[4]黑宝石1号小麦高产栽培密肥技术优化研究(英文). 周根友,夏华,陈启康. 2017

[5]不同密肥条件下通粳981产量构成因子分析. 周根友,杨红燕,夏华,陈启康. 2017

[6]密肥控对通优粳1号产量影响及高产技术优化. 周根友,夏华,陈启康. 2017

[7]不同密肥条件下通粳981产量构成因子分析(英文). 周根友,杨红燕,夏华,陈启康. 2017

[8]黑宝石1号小麦高产栽培密肥技术优化. 周根友,夏华,陈启康. 2017

[9]南粳45机插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单志良. 2013

[10]中粳稻南粳45高产栽培技术规范. 仲维功,李小祥,万荣华,潘军,夏伍孝,杨杰,王军,范方军. 2011

[11]粳稻新品种南粳45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仲维功,陈志德,杨杰,王军,黄转运. 2009

[12]水稻新品种南粳49的选育与应用. 仲维功,杨杰,王军,陈志德,范方军,朱金燕,黄转运,仲维华. 2012

[13]南粳49粳稻12000kg/hm~2目标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杨杰,王军,范方军,朱金燕. 2013

[14]不同播期与基本苗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何井瑞,陈之政,张洪树,王伟中,陈雪梅,韩必荣,刘海红,杜金河. 2015

[15]太湖地区水稻产量、根圈土壤矿质态氮及氮素径流损失对氮肥的响应. 乔俊,汤芳,朱励军,颜廷梅,赵冬,王如海,杨林章. 2015

[16]海洋生物有机肥对连粳7号水稻清洁生产效果研究. 杨波,秦德荣,周振玲,李健. 2012

[17]氮肥和种植密度对通粳981产量影响的函数模型研究. 周根友,汪波,夏华. 2018

[18]不同机插育秧方式对淮北地区麦秸还田下水稻产量的影响. 赵轶鹏,高金喜,胡婷婷,吴玉玲,徐家安,赵新勇,王健康. 2017

[19]密肥条件对水稻产量及种植效益的影响. 刘建,徐少安. 2004

[20]栽培模式对杂交粳稻常优5号根系形态生理性状和地上部生长的影响. 褚光,周群,薛亚光,颜晓元,刘立军,杨建昌.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