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罗非鱼加工副产物脱腥工艺及其腥味物质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邢贵鹏 1 ; 黄卉 2 ; 李来好 2 ; 杨贤庆 2 ; 陈胜军 2 ; 郝淑贤 2 ; 岑剑伟 2 ; 林婉玲 2 ; 林织 3 ;

作者机构: 1.大连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3.广东顺欣海洋渔业集团有限公司

关键词: 罗非鱼;加工副产物;脱腥;挥发性物质

期刊名称: 食品工业科技

ISSN: 1002-0306

年卷期: 2019 年 40 卷 020 期

页码: 140-14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研究旨在筛选一种简单高效的脱腥剂,用于罗非鱼加工副产物的腥味脱除.分别考察了紫苏液、香芹液以及白醋对罗非鱼加工副产物的脱腥效果,以腥度值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复合脱腥工艺条件,并对脱腥前后的腥性物质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表明,三种脱腥剂对腥味均有不同程度的脱除效果,且随着浓度的提高以及浸泡时间的延长,脱腥效果有明显的提升.最佳复合脱腥工艺条件为:紫苏液7%、香芹液70%、白醋5%、浸泡时间60 min,料液比1∶3,脱腥处理后腥度值仅为0.136,鱼体带有天然的植物香味,且保留了原有的风味.GC-MS结果表明,处理前后主要腥味物质醛类、醇类显著减少,相对含量降幅均达到14%~15%,酮类物质未再检出.

  • 相关文献

[1]罗非鱼下脚料酶解液脱腥去苦的研究. 张桢,马海霞,杨贤庆,周娟娟,杨燕,梁慧. 2012

[2]不同养殖模式罗非鱼的挥发性成分分析. 郝淑贤,叶鸽,李来好,黄卉,魏涯,杨贤庆,林婉玲,袁晓敏. 2016

[3]太平洋鳕鱼排酶解产物的制备及其钙螯合活性研究. 王珊珊,林海燕,朱兰兰,赵峰,周德庆. 2018

[4]响应面法优化海鲈鱼片脱腥工艺. 张海燕,吴燕燕,李来好,杨贤庆,林婉玲,胡晓,魏涯. 2019

[5]HS-SPME-GC-MS分析大蒜水提取物对罗非鱼肉腥味的影响. 吴静,黄卉,李来好,杨贤庆,郝淑贤,魏涯,陈胜军,吴燕燕,林婉玲. 2019

[6]鱼肉腥味物质的来源及控制方法研究进展. 吴燕燕,朱小静. 2016

[7]海洋活性胶原肽酶解液的脱色脱腥工艺. 宋永相,孙谧,王海英,王跃军,李伟,袁翠. 2008

[8]用马哈鱼下脚料制作鱼排的加工工艺. 毕士川,黄冬梅,陈洁. 2003

[9]姜、蒜、香菜水提液对罗非鱼片腥味的影响及脱腥配方优化. 黄卉,郝淑贤,李来好,吴燕燕,赵永强,岑剑伟,魏涯,相欢. 2023

[10]香菜和香茅对鲜鲈鱼片的脱腥、抑菌效果. 吴燕燕,朱小静,林婉玲,李来好,杨贤庆,邓建朝,陈胜军. 2018

[11]源自轻腌大黄鱼的特定腐败菌特性及腐败能力. 郭全友,单珂,姜朝军,李保国. 2020

[12]鲟鱼不同部位挥发性成分分析. 刘奇,郝淑贤,李来好,杨贤庆,黄卉. 2012

[13]烹饪方式对凡纳滨对虾(Penaeus vannamei)脂质及挥发性物质的影响. 王善宇,赵玲,孙慧慧,刘淇,曹荣,薛勇. 2023

[14]3种抗氧化剂处理对干制鲅鱼脂肪氧化和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影响. 葛迎港,崔柯鑫,陈慧,刘楠,孙永,席瑞,王大军,周德庆,孙国辉. 2023

[15]电子鼻检测冷冻罗非鱼肉的研究. 李来好,王国超,郝淑贤,杨贤庆,岑剑伟,黄卉,魏涯. 2012

[16]不同干燥方式对仿刺参性腺脂质、营养价值及挥发性物质的影响. 王天雪,刘淇,赵玲,孙慧慧,高昕,曹荣. 2024

[17]太平洋牡蛎活体冷藏过程中脂质及挥发性物质变化. 李彤彤,赵玲,王善宇,刘淇,曹荣. 2024

[18]杀菌条件对蓝点马鲛鱼脂质及风味品质的影响. 王善宇,简冲,薛勇,赵玲,孙慧慧,曹荣. 2025

[19]罗非鱼综合选育新技术. ^A董在杰^B1%^A徐跑^B2. 2008

[20]氟苯尼考在罗非鱼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王伟利,罗理,姜兰,谭爱萍,邹为民,卢迈新.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