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小麦-玉米周年秸秆还田对玉米害虫及天敌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文静 1 ; 吕亮 1 ; 杨立军 1 ; 夏贤格 1 ; 许敏 1 ; 万鹏 1 ;

作者机构: 1.农业部华中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控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

关键词: 秸秆还田;耕作深度;秸秆腐熟剂;玉米害虫;天敌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20 期

页码: 166-169,172

摘要: [目的]明确秸秆周年还田、耕作深度与施用腐熟剂对玉米害虫及天敌发生的影响,确定适宜的还田耕作深度和秸秆腐熟剂施用。[方法]在大田条件下分析了秸秆不还田+浅耕、秸秆还田+浅耕、秸秆还田+深耕、秸秆还田+深耕+腐熟剂处理对玉米害虫、天敌发生的影响。[结果]玉米田内害虫种群数量以秸秆还田+深耕+腐熟剂处理最低,秸秆还田+浅耕、秸秆还田+深耕处理次之,秸秆不还田+浅耕最高。蜘蛛类和天敌总量在4种秸秆还田模式中无显著差异。天敌与害虫的益害比受不同秸秆还田处理的影响:与秸秆不还田+浅耕对照相比,秸秆还田+深耕+腐熟剂、秸秆还田+浅耕、秸秆还田+深耕处理的益害比分别是对照的1.68、1.63和1.45倍。秸秆还田不同处理下亚洲玉米螟的发生量以秸秆还田+深耕+腐熟剂处理最低,与秸秆不还田+浅耕相比发生量下降(29.17±9.36)%。[结论]在推广秸秆还田模式中,可考虑秸秆还田结合深耕且施用腐熟剂的耕作方式,既能降低玉米田害虫的发生,又能提高天敌的控害能力。

  • 相关文献

[1]秸秆腐熟剂对稻麦轮作区土壤微生态的影响. 胡洪涛,曹春霞,闵勇,张舒,夏贤格,汪本福,张佑宏. 2018

[2]秸秆还田配施腐熟剂对低产黄泥田的改良作用. 胡诚,陈云峰,乔艳,刘东海,张顺陶,李双来. 2016

[3]不同耕作深度与施肥量对江汉平原稻田土壤紧实度和水稻产量的影响. 彭成林,袁家富,赵书军,佀国涵,贾平安,徐祥玉,徐大兵,李金华,吴鹏飞. 2019

[4]湖北玉米害虫发生规律及防治. Li Wenjing,李文静,Xu Dong,许冬. 2017

[5]邻作作物对玉米田害虫与天敌发生的影响. 李文静,许敏,王玲,许冬,杨妮娜,丛胜波,万鹏. 2021

[6]黄秋葵田主要害虫、天敌种群动态及时间生态位分析. 丛胜波,许冬,杨妮娜,王玲,王金涛,刘卫国,杨甜甜,万鹏. 2022

[7]Bt乳剂生态效益的初步研究. 谢天健,黄炳高,吴慧芬,杨新民,黄葆筠. 1990

[8]橘全爪螨种群动态与环境因素的研究. 甘宗义,朱红艳,谭荣荣,刘先琴,王盛桃. 2011

[9]水稻田秸秆还田条件下的氮肥调控与钾肥替代试验. 郑霞,孙玉海,王关林,刘东,苏章锋,潘久四,孙世清,丁亨虎. 2017

[10]长三角地区稻麦轮作土壤养分对秸秆还田响应-Meta分析. 张志毅,范先鹏,夏贤格,杨利,刘冬碧,张富林,熊桂云,吴茂前,冯婷婷. 2019

[11]有机培肥与耕作方式对稻麦轮作土壤团聚体和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张志毅,熊桂云,吴茂前,范先鹏,冯婷婷,巴瑞先,段申荣. 2020

[12]稻虾共作模式下秸秆还田对稻田氨挥发的影响. 佀国涵,彭成林,袁家富,夏贤格,程建平,徐祥玉,贾平安,谢媛圆,周剑雄. 2021

[13]秸秆还田环境效应研究进展. 程子珍,范先鹏,余延丰,吴茂前,熊桂云,张富林,刘冬碧,夏颖,张志毅. 2021

[14]有机肥和秸秆还田对黄泥田土壤微食物网的影响. 陈云峰,夏贤格,胡诚,李双来,乔艳,刘东海. 2018

[15]生物炭复配天然矿物对稻田土壤还原性物质的影响. 傅玺豪,朱建强,范先鹏,张志毅,何绍华,倪承凡,吴茂前. 2023

[16]氮肥运筹和秸秆还田对直播稻氮素利用和产量的影响. 赵锋,程建平,张国忠,徐得泽,吴建平,吴继洪,杨兆林,马焕新. 2011

[17]秸秆还田配施化肥下麦田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的变化. 刘东海,毛庆华,邓辉,梅亮贤,罗杰,乔艳,张智,胡诚. 2024

[18]长期秸秆还田对水稻-小麦轮作制作物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刘冬碧,夏贤格,范先鹏,杨利,张富林,夏颖,熊桂云,吴茂前. 2017

[19]小龙虾扰动下水稻秸秆腐解及养分释放和表面结构变化特征. 彭成林,徐大兵,周勇,佀国涵,赵书军,刘威,周剑雄. 2024

[20]秸秆还田配施化肥与秸秆腐熟剂对玉米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于翠,夏贤格,董朝霞,朱志贤,邹娟,李勇,莫荣利,邓文,胡兴明.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