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大麦株高构成指数的遗传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军 1 ; 李洪涛 1 ; 迟铭 1 ; 张灿宏 1 ; 吕超 2 ; 黄祖六 2 ; 许如根 2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

2.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扬州大学大麦研究所

关键词: 大麦;株高构成指数;遗传;相关

期刊名称: 麦类作物学报

ISSN: 1009-1041

年卷期: 2014 年 34 卷 09 期

页码: 1210-121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给啤酒大麦高产育种提供参考依据,选用7个株高构成指数存在一定差异的啤酒大麦品种(系),连续两年按照Griffing双列杂交方法II配制21个杂交组合,对大麦株高构成指数的遗传特性及其与产量性状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株高构成指数IL、I1、I2、I3、I4在基因型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在年份间和年份×基因型互作间只有I4存在显著的差异;7个大麦亲本和21个杂种F1的株高构成指数的平均值均接近黄金分割值0.618;株高构成指数IL、I1、I4的遗传符合加性-显性模型,以加性效应为主,显性程度IL和I1为部分显性,I4为完全显性至部分显性,具有较高的狭义遗传力;I2和I3遗传符合加性-显性-上位性模型;控制IL和I4的减效等位基因为显性,控制I1的增效等位基因为显性;株高构成指数可能受1对或2对主基因控制。相关分析表明株高构成指数与株高和千粒重均无显著相关,I2与穗长呈显著正相关,IL、I1与穗粒数呈显著正相关,I1与籽粒产量呈显著正相关。

  • 相关文献

[1]小麦株高构成指数的遗传分析. 姚金保,任丽娟,张平平,杨学明,马鸿翔,姚国才,张鹏,周淼平. 2011

[2]小麦株高及其构成因素的遗传及相关性分析. 姚金保,任丽娟,张平平,杨学明,马鸿翔,姚国才,张鹏,周淼平. 2011

[3]大麦遗传育种技术研究进展. 乔海龙,陈健,沈会权,陶红,臧慧,栾海业,陈和. 2013

[4]36个棉花品种纤维品质性状的相关剖析. 顾双平,常晓阳. 2002

[5]氮肥运筹对皖麦48产量及其构成性状的影响. 陈庭木,秦德荣,徐大勇,方兆伟,樊继伟,钟环,卢百关. 2007

[6]芝麻主要性状与籽粒产量之间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戎新祥,吴玮. 1989

[7]大豆病毒病与籽粒褐斑率关系的研究. 陈新,朱成松,顾和平,祝其昌,薛守贵. 2000

[8]甘蓝型油菜F_2群体主要脂肪酸含量间的相关与回归分析. 戚存扣,浦惠明,傅寿仲. 1993

[9]国外陆地棉高强纤维种质有关经济性状相关分析. 陈旭升,狄佳春,刘剑光,许乃银,肖松华. 2000

[10]芸薹属油菜种质资源抗(耐)菌核病、病毒病的鉴定. 陈玉卿,张洁夫,伍贻美,侯庆树,周益军,韩红. 1993

[11]多花黑麦草耐盐性及其在盐土条件下饲用品质的研究. 许能祥,顾洪如,丁成龙,董臣飞,程云辉,张文洁,王兴刚. 2013

[12]盐分胁迫对大麦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 乔海龙,陈和,陈健,沈会权,陈晓静,陶红,臧慧. 2010

[13]大麦种质耐盐性鉴定及评价. 乔海龙,沈会权,陈健,陶红,臧慧,栾海业,张英虎,陈和. 2015

[14]推进大麦生产的意义及利用价值的探讨. 陈晓静,陈和,陈健,沈会权,徐相宏. 2003

[15]“绿灵宝”复合植物营养液在大麦上的应用效果. 王凯,尹金来,周春霖,洪立洲,丁金海,王茂文. 2000

[16]大麦种质资源征集编目及鉴定利用. 黄如鑫,陈和,陈健,陈晓静,吴春,沈会权. 1999

[17]盐分胁迫对大麦种子萌发的影响. 乔海龙,唐海洋,陈和,陈健,陶红,陈晓静,沈会权,臧慧. 2008

[18]盐城市大麦种子产业化的有关问题探讨. 吴春,张明生,周汝芹. 2002

[19]大麦雄性不育系“亲270A”的特征特性及利用. 张明生,陈晓静. 2000

[20]飞腾快速防除大麦田阔叶杂草. 顾慧玲.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