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无载体离子有机共沉淀分离-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海水中铜铅铬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瑛娜 1 ; 王增焕 1 ; 谷阳光 1 ; 王许诺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水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无载体离子有机共沉淀;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海水;铅;铜;镍;铬

期刊名称: 分析试验室

ISSN: 1000-0720

年卷期: 2018 年 10 期

页码: 1179-118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铵(APDC)氧化物作为共沉淀剂,建立了无载体离子有机共沉淀分离、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海水中铜、铅、铬、镍的方法。考察了海水样品pH、共沉淀剂APDC和氧化剂H_2O_2的用量、陈化时间等因素对共沉淀分离效果的影响,优化了实验条件。结果证明,在p H4~5的海水样品中,加入4 m L 30 g/L APDC,1 m L H_2O_2,静置60 min,待测元素能与海水基体很好的分离。铜和铬含量在0~20μ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R>0.999;镍含量在0~30μg/L,铅含量在0~40μ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R>0.998;检出限分别为0.31,0.30,0.20,0.25μg/L,方法精密度好,加标回收率为88.8%~101.4%。方法可用于海水样品中铅、铜、镍、铬的常规检测。

  • 相关文献

[1]固相萃取-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海水中铅、镉和铜. 王许诺,王增焕,陈瑛娜. 2016

[2]海水中锌、镉、铅、铜的微分电位溶出分析. 袁有宪,王跃军,高成年. 1993

[3]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海洋贝类中镉、铬、铜和铅. 龚倩,金高娃,李小蕾,史永富,蔡友琼,顾润润. 2012

[4]中国对虾对Pb,Cr,Zn及其混合物回避反应. 陈民山. 1999

[5]原子吸收测定鱼体中的铜、铅、镉——干灰化与湿消解法前处理样品比较. 卢玲,吴伟峰. 2001

[6]珠江口表层沉积物铜铅锌镉的分布与评价. 王增焕,林钦,李纯厚,黄洪辉,杨美兰,甘居利,蔡文贵. 2004

[7]贝类产品镉铜铅锌的含量特征与风险分析. 王增焕,王许诺,林钦. 2011

[8]微波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壳聚糖膜中铜离子含量. 于刚,秦朋,陈丕茂,秦传新,杨贤庆. 2015

[9]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海水悬浮颗粒物中的8种典型脂溶性藻毒素. 王艳龙,陈军辉,高莉媛,王帅,郑晓玲,孙承君,王小如. 2016

[10]Mg(OH)_2共沉淀和直接稀释联用ICP-MS法准确测定海水中的多种常量-微量元素. 刘伟,宋金明,袁华茂,李学刚,李宁,段丽琴. 2017

[11]近海海水和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与生态风险评价——以海南新村港为例. 巩慧敏,刘永,肖雅元,李纯厚. 2018

[12]海水抽水蓄能电站防污方案研究. 陈满,彭鹏,麻建超,刘超,段继周,黄彦良. 2018

[13]汉沽养殖区海水重金属含量分布特征及潜在生态危险评价. 韩现芹,陈春秀,贾磊. 2016

[14]不锈钢在海水中的腐蚀行为研究进展. 韩小康,覃明,李佳润,王伟,李言涛,侯保荣. 2017

[15]Q235钢在海洋铁细菌作用下的腐蚀行为研究. 牛艳,林振龙,林国基,方雁雄,陈海燕,陈丕茂,余景. 2014

[16]偶氮氯膦(Ⅲ)光度法测定海水及对虾体内稀土总量的研究. 辛福言,袁有宪,曲克明. 1997

[17]海水中铋(Ⅲ)的微分电位溶出分析. 袁有宪,曲克明,张渡溪. 1997

[18]环渤海石油污染对海区环境和海洋生物的影响研究. 孙晓杰,李兆新,邢丽红,郭萌萌,盛晓风. 2016

[19]人工环境饲养大麻哈鱼初步试验研究. 战培荣,刘伟. 2011

[20]黄海胶州湾海水中蛤毒素特征及变化规律. 李兆新,郭萌萌,杨守国,吴海燕,辛梅.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