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种植密度对超甜玉米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慧 1 ; 潘玲玲 1 ; 孙大鹏 1 ; 于典司 2 ; 施标 2 ; 卢有林 2 ; 郑洪建 1 ; 林金元 1 ;

作者机构: 1.上海农科种子种苗有限公司

2.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关键词: 甜玉米;'夏王';种植密度;产量;农艺性状

期刊名称: 上海农业学报

ISSN: 1000-3924

年卷期: 2015 年 31 卷 02 期

页码: 98-10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设置5个水平的种植密度,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甜玉米品种‘夏王'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种植密度下,甜玉米‘夏王'的产量和果穗性状都有明显的差异;玉米产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增加到一定幅度后又随着密度的增加而下降;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植株果穗长度、果穗粗度、行粒数、正品果穗率和单穗重量均逐渐下降;综合性状表现,‘夏王'在上海地区春播适宜的播种密度为4.50万—4.95万株/hm~2,从鲜穗商品性及种植效益考虑,最佳种植密度为4.50万株/hm~2。

  • 相关文献

[1]种植密度对甜玉米品种‘申科甜1号’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 王慧,孙萍东,戴惠学,吕桂华,陈艳萍,张美英,林金元,郑洪建. 2018

[2]氮肥施用量对甜玉米‘申科甜811’农艺性状及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卫季辉,况慧云,孙萍东,胡颖雄,关媛,于典司,顾炜,王慧,郑洪建. 2023

[3]种植方式与密度对糯玉米‘沪紫黑糯1号’的影响. 沈雪芳,王义发,楼坚锋,张建明,归连发,刘康,陆永明,侯根宝,韩晴. 2012

[4]超甜玉米新品种‘申科甜1号'的选育. 王慧,卢有林,孙大鹏,于典司,施标,李茂柏,潘玲玲,林金元,郑洪建. 2015

[5]'沪油3301'的选育、配合力分析及其适宜种植密度. 朱吉风,张俊英,蒋美艳,江建霞,杨立勇,李延莉,王伟荣,周熙荣. 2021

[6]优质糯玉米品种"申科糯1号"种植密度试验简报. 李丹,郑洪健,王慧,曹婷,俞晓云. 2021

[7]机插秧不同株距对‘松早香1号’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杨立年,张萍,谢伟锋,蒲攀,况慧云. 2023

[8]油菜新品种'沪油3302'的适宜密度分析. 朱吉风,张俊英,蒋美艳,江建霞,杨立勇,王伟荣,李延莉,周熙荣. 2021

[9]不同种植密度对大棚环境、黄瓜产量及病害发生的影响. 金海军,张红梅,丁小涛,余纪柱. 2018

[10]不同种植密度下糯玉米产量及相关性状研究. 陆雪珍,沈雪芳,沈才标,徐晓梅,张文献. 2008

[11]金针菇自交后代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苏蓉,尚晓冬,徐珍,谭琦,陈明杰,曹晖. 2009

[12]上海市爆裂玉米新品种比较试验. 卫季辉,王慧,于典司,卢有林,周志成,武斌,姜月国,姚永磊,郑洪建. 2020

[13]“秀水123”和“上师大3号”水稻农艺性状、产量、食味品质及根系比较研究. 张建中,白洁,张建明,应红山,陆马全. 2009

[14]不同光质照射对白玉菇子实体农艺性状及品质的影响. 李贞贞,陈静,董浩然,于海龙,姜宁,李正鹏,余昌霞,施军杰. 2024

[15]氮肥运筹对大麦‘花22’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调控效应. 王新其,李国梁,石建福,朱钱平,赵志鹏,施圣高,陈小倩,曹黎明. 2014

[16]青梗白菜品种比较试验. 金文,张永平,姜学新. 2017

[17]基于蛙稻生态种养模式氮肥运筹对水稻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王华君,王新其,丁国平,朱元宏,赵志鹏,薛建德,曹黎明,吴雄兴. 2016

[18]施氮量对'沪旱106'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谭金松,毕庆宇,魏源,张康康,侯丹平,毕俊国. 2022

[19]我国甜玉米育种和生产现状分析*. 沈雪芳,郑洪建,侯根宝,张璧. 2007

[20]超甜玉米新品种‘金银898'的选育. 林金元,王慧,潘玲玲,孙大鹏,于典司,施标,卢有林,郑洪建.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