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山东半岛近海不同粉砂粒级含量分布的空间差异性及其沉积学意义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军 1 ; 胡邦琦 1 ; 李国刚 2 ; 王利波 1 ; 白凤龙 1 ; 赵京涛 1 ; 邹亮 1 ; 窦衍光 1 ;

作者机构: 1.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海洋油气地质与环境地质重点实验室

2.国家海洋局北海海洋工程勘察院

关键词: 粉砂;空间差异性;粒度分级;海洋锋面;山东半岛近海

期刊名称: 海洋学报

ISSN: 0253-4193

年卷期: 2017 年 39 卷 01 期

页码: 64-7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粉砂是现代陆架和河口沉积物最主要的粒级组分,但由于其复杂的沉积动力学行为,我们对于不同粉砂粒级的沉积学特征和行为并没有完全掌握。本文分析了山东半岛近海表层沉积物中不同粉砂粒级组分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探讨了其控制因素。结果表明,山东半岛周边近海沉积物类型以泥质沉积为主,但不同粉砂粒级组分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布差异性。极细粉砂、细粉砂与黏土组分的含量变化一致,表明了其相似的沉积动力学行为。粗粉砂组分的含量空间变化最大,在山东半岛的北部泥质条带、东部"泥楔"和南部近岸具有明显的高含量,其含量与其他各粉砂组分具有明显的负相关性。从表层沉积物的粒度组分与分布规律,可以证明研究区表层沉积物主要以黄河携带物质为主,但流入本区的一些中小型河流也明显提供了部分物源,只是其提供物质的扩散范围有限。结合水动力分析和物理海洋学等方面的认识,我们认为造成不同粉砂组分空间分布差异性的原因主要受物源、区域水动力学条件、局部地形(底形)等因素控制。另外,还发现了山东半岛"泥楔"沉积物的粗粉砂组分含量偏高、现代沉积速率也偏大,这些现象在空间上与"海洋锋面"位置一致,对于海洋锋面的沉积学意义还需要进一步的调查研究和数值模拟工作。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