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蚕豆品种农艺及品质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康智明 1 ; 郑开斌 1 ; 徐晓俞 1 ; 李爱萍 1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蚕豆;农艺性状;品质性状;遗传多样性

期刊名称: 福建农业学报

ISSN: 1008-0384

年卷期: 2015 年 V30 卷 03 期

页码: 249-252

摘要: 取国内主栽秋蚕豆和国外主产区蚕豆品种各6份进行农艺、品质性状的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在考察的9个主要农艺及品质性状中,总粒数的变异系数最大,为79.66%,生育期的变异系数最小,为3.58%;在相关性方面,蛋白质含量与百粒重,总粒数与总荚数、分枝数,总荚数与分枝数达到极显著正相关,而支链淀粉与蛋白质含量达到极显著负相关;采用Ward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当平均欧式距离D2为5时可将12份品种分为三大类群:第Ⅰ类群5个品种,第Ⅱ类群2个品种,第Ⅲ类5个品种。地理距离近的品种并没有聚在一起,说明品种的亲缘关系与地理来源关系不大,也说明12份来自国内外蚕豆品种具有明显遗传多样性。

  • 相关文献

[1]福建省花生农家品种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陈湘瑜,徐日荣,唐兆秀. 2015

[2]19个茶树杂交新品系主要性状比较及其遗传多样性分析. 余文权,林郑和,陈常颂,钟秋生,游小妹,陈志辉,单睿阳,阮其春. 2021

[3]瑞香、白鸡冠等18个杂交创新种质主要性状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钟秋生,杨军,林郑和,单睿阳,黄婷,陈常颂. 2024

[4]木豆种质资源形态与农艺性状的多样性分析. 康智明,徐晓俞,郑开斌,俞秀红,李爱萍. 2017

[5]中国普通野生稻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宋玥,李飞,王君瑞,乔卫华,王新华,徐志健,吕树伟,汤翠凤,王记林,刘文强,朱业宝,郑晓明,杨庆文. 2020

[6]蚕豆种子包衣技术及其应用效果. 李爱萍,赖永红,廖海林,郑开斌. 2002

[7]日本蚕豆"ラまみ长荚"丰产栽培技术. 唐兆秀,陈家铨. 1998

[8]春化时间对蚕豆幼苗若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陈华,郑晨华,李爱萍,郑开斌,潘文. 2012

[9]蚕豆提高土壤肥力及土壤效力研究. 李爱萍,郑开斌,林碧英,陈象新. 2007

[10]蚕豆不同部位左旋多巴(L-Dopa)含量研究. 郑开斌,李爱萍,廖素凤,曹奕鸯,沈金泉,陈常浙,郑金贵. 2012

[11]微核监测技术在蚕豆种质资源耐盐性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郑开斌,李爱萍,臧春荣,纪荣昌. 2006

[12]蚕豆发芽过程中蛋白质和抗氧化能力的变化. 李程勋,徐晓俞,郑开斌,李爱萍. 2022

[13]蚕豆花水提取物的UPLC-ESI-QTOF质谱联用分析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李程勋,徐晓俞,李爱萍,郑开斌. 2022

[14]大粒蚕豆“大朋一寸”特征特性及花荚期田间调控技术研究. 李爱萍. 2010

[15]2种干燥方式下蚕豆氨基酸品质的比较分析. 林宝妹,邱珊莲,郑开斌. 2021

[16]不同浸种处理对大粒蚕豆种子发芽能力的影响. 陈华,徐日荣,李爱萍,郑开斌. 2010

[17]籼型杂交晚稻稻米品质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 黄利兴,李清华,林玲娜,张以华,雷上平,王侯聪,游年顺,梁康迳. 2006

[18]不同基因型水稻的抗性淀粉含量与稻米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及差异性. 罗曦,魏林艳,蔡秋华,张建福,谢华安. 2016

[19]籼型杂交早稻稻米品质性状的种子、细胞质和母体遗传效应分析. 林强,王洪飞,郑秀平. 2011

[20]籼型杂交水稻主要品质性状遗传力和配合力分析. 郑轶,周鹏,涂诗航,林强,游晴如,王鸿飞,黄庭旭,梁康迳.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