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高铜饲料对凡纳滨对虾生长、肌肉和肝胰脏铜积累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伟 1 ; 文华 1 ; 吴建开 2 ; 蒋明 1 ; 吴凡 1 ;

作者机构: 1.农业部淡水鱼类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2.广东海大集团有限公司

关键词: 高铜饲料;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肌肉;肝胰脏;铜积累

期刊名称: 淡水渔业

ISSN: 1000-6907

年卷期: 2008 年 38 卷 02 期

页码: 12-1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采用在实用饲料(含铜11.68 mg/kg)中分别添加铜(以分析纯CuSO4.5H2O为铜源)了0 mg/kg(对照组),25 mg/kg(适量组),50、100、200、400 mg/kg(高铜组)(编号为C0、C25、C50、、C100、C200、C400)的6组饲料,喂养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0.49±0.03 g)8周,研究了高铜饲料对凡纳滨对虾生长、肌肉和肝胰脏铜积累的影响。结果显示:饲料铜含量过高具有毒性,C100~C4003组存活率显著低于其它组(P<0.05),分别为51.11%、37.78%、14.81%;随饲料铜水平的增加,增重率、饲料效率、特定增长率先升高后降低,C50组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C25、C50组的饲料效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随饲养时间的延长,肌肉、肝胰脏铜积累增加,试验末期各组肌肉、肝胰脏铜积累显著升高(P<0.05),试验期间肌肉铜积累在3.10~11.08 mg/kg之间,而肝胰脏铜积累则在10.89~449.48 mg/kg之间,同组对虾肝胰脏铜积累量远高于肌肉;饲养8周肌肉铜积累小于50 mg/kg,符合食品安全,而肝胰脏除C0组外均大于50 mg/kg。

  • 相关文献

[1]不同浓度阿维菌素对鲤鱼过氧化氢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的影响. 陈家长,杨光,孟顺龙,马晓燕,胡庚东. 2010

[2]饲料中高水平铜对草鱼生长、肝胰脏和肌肉中铜铁锌含量的影响. 赵宇江,蒋明,高攀,刘伟,吴凡,文华. 2008

[3]凡纳滨对虾TOR蛋白下游信号传导因子eIF4E2和eIF4E1A基因克隆与功能分析. 辛芳,王雷,刘梅,王宝杰,蒋克勇,孙国琼. 2016

[4]翘嘴鳜microRNA转录组分析及生长相关miRNA鉴定. 王博,田园园,孙成飞,董浚键,叶星. 2017

[5]喹乙醇对鲤肝胰脏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叶继丹,韩友文,赵吉伟,卢彤岩,刘红柏,杨雨辉. 2004

[6]饲料蛋白水平对不同规格凡纳滨对虾蛋白质表观消化率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陈义方,李卓佳,牛津,王胜,林黑着,陈永青,王芸,黄忠. 2012

[7]维生素K_3对松浦镜鲤幼鱼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王洋,徐奇友,王常安. 2013

[8]Cr(VI)对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幼虾暴露和恢复期肝胰脏的SOD活性、MDA及MTs含量的影响. 李磊,蒋玫,沈新强,王云龙,吴庆元,牛俊翔,许高鹏. 2014

[9]Cr(Ⅵ)对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肝胰脏、鳃的SOD活性、MDA及MTs含量的影响. 李磊,蒋玫,沈新强,王云龙,吴庆元. 2015

[10]饲料中添加两株乳酸菌及其发酵上清液对凡纳滨对虾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沙玉杰,王雷,孙国琼,刘梅,王宝杰. 2016

[11]凡纳滨对虾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盐度应答效应. 张明明,王雷,王宝杰,刘梅,战文斌,蒋克勇. 2017

[12]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及虾肝肠胞虫(EHP)的荧光定量PCR检测. 刘宝彬,杨冰,吕秀旺,万晓媛,刘珍,黄倢. 2017

[13]芽孢杆菌合生素在对虾集约化养殖中的应用. 文国樑,曹煜成,李卓佳,李色东,陈康德,陈永青. 2006

[14]凡纳滨对虾摄食诺氟沙星强化卤虫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曹立民,李健,刘淇,王群. 2006

[15]温度对施氏鲟幼鱼生长、摄食和肠道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BAI Hai-wen,白海文,ZHANG Ying,张颖,LI Xue. 2011

[16]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对大口黑鲈生长及鱼体营养成分的影响. 牛纪锋,吴锐全,谢骏,王广军,余德光. 2010

[17]野生雌雄鲫肌肉主要营养成分的比较分析. 韩现芹,姜巨峰,赵小光. 2012

[18]星突江鲽(Platichthys stellatus)、石鲽(Kareius bicoloratus)及其正反杂交种肌肉的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 曹栋正,张小忠,陈四清,秦搏,常青,刘长琳,柳茜,吕云云. 2016

[19]雌雄鲶鱼肌肉和皮肤主要营养成分的比较分析. 姜巨峰,韩现芹,傅志茹,谢刚,李文雯,孟一耕,孙志景. 2012

[20]棒花鱼肌肉主要营养成分分析. 姜巨峰,韩现芹,傅志茹,孟一耕,李文雯,蔡超,孙志景.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