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玉米无叶舌种质与杂种优势利用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魏宏斌 1 ; 邓利爱 2 ; 郭锐 1 ; 戴国富 1 ; 卜鸿吉 1 ;

作者机构: 1.山西大丰种业有限公司

2.山西省种子总站

关键词: 玉米;无叶舌种质;杂种优势;利用

期刊名称: 山西农业科学

ISSN: 1002-2481

年卷期: 2014 年 42 卷 11 期

页码: 1153-1157+1182

摘要: 试验以新发现的隐性X178/lg无叶舌自交系为供体,以昌7-2、郑58自交系为轮回亲本,进行多株杂交和连续多代饱和回交,在较短时间内育成综58/lg、郑58/lg、昌7-2/lg共3个优良无叶舌自交系。产量配合力测验结果表明,郑58/lg无叶舌自交系一般配合力较高,郑58/lg×昌7-2、郑58×昌7-2/lg这2个组合特殊配合力较高。测交种试验结果表明,父母本同为无叶舌自交系杂交的杂交种,叶片直立、抗倒性差,杂种优势弱;一个非无叶舌与一个无叶舌自交系杂交的杂交种,穗上叶茎叶夹角和雄穗分枝夹角小,株高、穗位高、雄穗分枝适中,叶片窄而直立,群体通风透光性好,抗倒伏,杂种优势强,产量高。因此,在杂种优势模式指导下,采用非无叶舌×无叶舌自交系杂交方法是利用无叶舌种质选育紧凑型、耐密植玉米新品种的有效途径之一。

  • 相关文献

[1]玉米无叶舌种质及其杂种优势利用. 郭锐,白琪林,郭宝德,岳磊. 2016

[2]高淀粉高粱种质筛选及其研究利用. 程庆军,张福耀,赵威军,常玉卉,田承华,高海燕,高鹏,张桂香. 2010

[3]黑糯玉米新品种——晋糯10号的选育与利用. 董立红,陈永欣,翟广谦,陈琳,李文和,阮福林. 2014

[4]优质黑糯玉米新品种晋糯8号的选育与利用. 董立红,陈永欣,韩永明,翟广谦,陈琳,李文和,阮福林. 2009

[5]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系JnA的分组鉴定及利用. 侯爱斌,柳青山,董良利,李团银,侯旭东,梁笃,段冰. 2006

[6]干旱胁迫下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杂种优势比较. 董春林,张正,蒋丹,杨睿,李巍. 2019

[7]轮回选择在玉米种质创新中的作用及方法. 董民堂,闫彩清,李凌雨,王学雄. 2004

[8]提高玉米育种效率的技术途径. 高瑞红,王世荣,黄欣,刘玉红. 2015

[9]玉米农艺及产量性状杂种优势分析. 侯有良,钟改荣,卢保红,魏荣业,杜如珊,张广峰. 2013

[10]玉米穗部产量性状杂种优势分析. 侯有良,卢宝红,钟改荣,陈喜明,赵篆芳. 2003

[11]玉米新品种兰库8017的选育及应用. 王建军,冯莉赟,申虎飞,樊志忠,王林梅. 2019

[12]山西省玉米种质基础分析与种质创新. 王早荣,樊智翔,解晓青. 2000

[13]高粱—苏丹草杂交草的研究与利用. 王和平,张福耀,程庆军,平俊爱,杜志宏,郭玉兰,王晋中. 2000

[14]谷子雄性不育系利用及存在问题. 李志华,景小兰,穆婷婷. 2016

[15]从土地伦理的角度看我国耕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思路. 关建勋. 2014

[16]论小麦高产育种与杂种优势的利用. 赵吉平,任杰成,郭鹏燕,许瑛,任超. 2018

[17]山西太行黑山羊保种与利用技术. 闫益波,杜丽英,张凯,宋献艺,程俐芬,曹宁贤. 2020

[18]我国高粱两大主干恢复系晋粱5号和晋辐1号的选育及利用. 侯荷亭,侯旭东,何策熙,牛天堂. 2000

[19]小麦远缘杂交中间材料利用的体会. 裴自友,温辉芹. 1994

[20]梅山猪及其在山西的利用. 焦福林,李文刚,吴志娟,闫益波,申超,隋超,贺东昌.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