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绥芬河三块鱼属"银滩头"洄游群体的分子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赵雪飞 1 ; 梁利群 1 ; 黄晶 1 ; 孙博 1 ; 张立民 1 ; 常玉梅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淡水鱼类育种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关键词: 绥芬河;银滩头;COⅠ基因;基因标记

期刊名称: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ISSN: 1674-5566

年卷期: 2021 年 006 期

页码: 951-95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绥芬河三块鱼属洄游群体中"银滩头"的分类地位一直存在争议。利用DNA条形码COⅠ和基因标记(fst和mitfa)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采自我国绥芬河的珠星三块鱼(Tribolodon hakonensis,40尾)、三块鱼(T.brandtii,38尾)和"银滩头"(34尾)及采自日本宇曾利山湖的珠星三块鱼(3尾),共计115尾个体进行了种质鉴定。线粒体COⅠ基因扩增结果显示,共获得单倍型11种,其中,珠星三块鱼独享5种,三块鱼独享5种,珠星三块鱼日本群体独享1种(Hap6),"银滩头"群体与珠星三块鱼共享1种,与三块鱼共享3种,聚类分析不支持"银滩头"群体为一个独立种。基因标记扩增结果显示,"银滩头"群体中兼具珠星三块鱼和三块鱼两种基因型。结合以上两种分析结果发现"银滩头"中存在珠星三块鱼与三块鱼的杂交个体。明确了"银滩头"群体的分类地位,即"银滩头"是由珠星三块鱼、三块鱼及二者的杂交个体组成的一个混合群体。研究结果为三块鱼属鱼类的分类、种质资源保护和野外增殖放流提供了科学依据。

  • 相关文献

[1]中国绥芬河三块鱼不同群体的种属划分及起源. 常玉梅,程磊,孙博,苏宝锋,梁利群,王维坤. 2018

[2]绥芬河大麻哈鱼个体生物学研究. 王继隆,刘伟,王维坤,李培伦,杨文波. 2020

[3]绥芬河大麻哈鱼类种群生态的初步研究. 董崇智,张觉民. 1993

[4]绥芬河珠星雅罗鱼溯河生殖群体结构特征研究. 赵春刚,王维坤,马国军,王秋实,张立民. 2011

[5]黑龙江水系不同水域水质的理化特征. 卢玲,董崇智,赵彩霞,刘永,战培荣. 2003

[6]绥芬河大麻哈鱼类溯河群体结构的初步研究. 董崇智,李根钢. 1989

[7]绥芬河鱼类区系组成研究. 赵春刚,陈军,潘伟志,王维坤. 2007

[8]绥芬河滩头雅罗鱼溯河生殖群体结构的探讨. 董崇智,赵春刚,金贞礼. 1993

[9]绥芬河大麻哈鱼的生长分析. 王继隆,刘伟,王维坤,杨文波. 2019

[10]2006年度绥芬河大麻哈鱼人工繁殖与孵化放流. 赵春刚,陈军,潘伟志,王维坤. 2006

[11]绥芬河驼背大麻哈鱼移殖放流及回归效果的初步研究. 董崇智,赵春刚,齐树海,段广元,解福君,张国财. 1992

[12]绥芬河马苏大麻哈鱼陆封型种群生态学特征及资源保护. 董崇智,赵春刚,王维坤,高庆军. 1997

[13]绥芬河水化学特征. 卢玲,赵彩霞,王海涛,陈中祥,战培荣. 2011

[14]海水养殖鱼类抗病分子育种研究进展及前景展望. 陈松林. 2004

[15]免疫相关EST-SSRs标记筛选及其在大菱鲆异源雌核发育子代遗传分析中的应用. 刘滨,雷霁霖,孟振,刘新富,张和森,丁福红. 2010

[16]瓦氏雅罗鱼群体基于CO Ⅰ序列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窦新杰,常玉梅,唐然,孙效文,陶然,王楠,梁利群,张丽霞. 2014

[17]基于COⅠ基因序列的长腹剑水蚤系统进化关系. 王兴霞,徐磊,王亮根,陈骁,郑媛媛,王雪辉,杜飞雁. 2018

[18]基于COⅠ基因的龟鳖目动物鉴定与分类进化分析. 叶朝阳,李伟,赵建,陈海港,朱新平. 2019

[19]基于COⅠ基因分析7个罗非鱼群体的遗传变异. 姜冰洁,傅建军,朱文彬,王兰梅,方敏,董在杰. 2019

[20]银鲳3个野生群体线粒体COⅠ基因的序列差异分析. 彭士明,施兆鸿,侯俊利,张浩,赵峰.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