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氮肥优化对凤头姜产量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徐大兵 1 ; 周剑雄 1 ; 胡洪涛 1 ; 朱凤娟 1 ; 袁家富 1 ; 赵书军 1 ;

作者机构: 1.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农村部废弃物肥料化利用重点实验室/植保土肥研究所;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湖北省生物农药工程研究中心;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施氮量;凤头姜;专用肥;缓释肥;肥料利用率

期刊名称: 湖北农业科学

ISSN: 0439-8114

年卷期: 2023 年 62 卷 012 期

页码: 46-5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通过2年田间试验,研究了来凤县凤头姜最佳施氮量及优化施肥对凤头姜产量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凤头姜产量、干物质量和氮素累积量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且以450~495 kg/hm2施氮量为最佳.不同施氮量对凤头姜氮素利用效率和氮素农学利用率的影响不显著,但是增加施氮量却降低了氮肥偏生产力.与常规施肥(CF)相比,专用肥(SF)和缓控释肥(SRF)处理凤头姜产量分别增加了25.23%和13.96%,专用肥能够获得更高的干物质量和氮素累积量.较常规施肥而言,专用肥处理氮素利用效率、氮素农学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分别增加了19.33%、62.58%和25.23%,而缓控释肥处理则分别增加了13.33%、34.66%和13.96%.

  • 相关文献

[1]武陵山区凤头姜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吴金平,田延富,郭凤领,陈磊夫,姜正军,李芳,邱正明. 2015

[2]基于鄂北区域的两种水稻缓控释肥用量研究. 何帅,汪本福,陈斌,陈超,赵永平,李小坤. 2022

[3]丹江口库区麦套稻适宜施肥量及养分利用率研究. 李承力,杨特武,徐君驰,巴瑞先,刘章勇,熊桂云,陈防,刘冬碧. 2011

[4]不同施肥模式对水稻产量及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乔月,胡诚,万建华,徐化林,刘茂军,郭卫红,戴黎,张春华,邓超然. 2024

[5]包膜控释肥料的研究进展. 熊又升,陈明亮,喻永熹,邓波尔. 2000

[6]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对水稻产量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戴黎,胡诚,万建华,徐化林,刘茂军,郭卫红,乔月. 2024

[7]安徽省水稻化肥减施增效技术集成模式效果评估. 王家宝,王文军,张祥明,袁嫚嫚,邬刚,孙义祥,马朝红. 2021

[8]应用同位素示踪法研究棉麦(豆)两熟制下肥料的有效利用. 郭智芬,张宜春. 1999

[9]肥料利用率研究的回顾和再探讨. 王宪法. 1999

[10]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鄂麦006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许甫超,李梅芳,董静,秦丹丹,徐晴. 2017

[11]增密与减氮对秋玉米产量形成与氮肥利用的影响. 张萌,潘高峰,黄益勤,何俊欧,方雪东,刘志辉,展茗. 2019

[12]长期稻虾共作模式对不同施氮量下直播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彭成林,袁家富,贾平安,佀国涵,徐祥玉,赵书军,李金华. 2020

[13]见花一次施氮量对夏直播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张友昌,荣义华,黄晓莉,胡爱兵,李洪菊,冯常辉,闫显会,李蔚,张贤红,罗艳萍,杨国正. 2019

[14]播种量和施氮量对双季稻双机直播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周继永,张枝盛,翟中兵,何德志,胡兵,刘茂春,刘桂生,王开进. 2023

[15]密肥调控对啤酒大麦鄂32380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葛双桃,李梅芳,许甫超,董静,王贤智,杨永斌. 2008

[16]影响浓香型白酒大曲质量的小麦原料关键品质参数研究. 李朝苏,任勇,佟汉文,刘于斌,吴晓丽,李明,刘淼,郑建敏,吴舸,高春保,凌冬,唐清,张正刚,汤永禄. 2023

[17]黔北烤烟双行凹垄全生育期地膜覆盖适宜施氮量研究. 彭成林,梁永江,袁家富,罗明清,崔政,毕庆文,陈华为,徐祥玉. 2010

[18]不同栽培条件对中稻产量及生育进程的影响. 吴建平,邢丹英,徐得泽,高剑华,杨伟明,许少华,朱诗汉,罗耀美,杨柳. 2010

[19]施氮量对不同优质籼稻品种(系)产量、氮肥利用效率和品质的影响. 聂新星,张敏敏,段小丽,吴茂前,冯敬云,刘波,周雷,杨利. 2022

[20]施氮量及氮素形态对桑叶中1-脱氧野尻霉素含量的影响. 佟万红,叶晶晶,孙波,施新琴,刘刚.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