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菜用甘薯的特征特性与研究现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望宇洪 1 ; 杨新笋 2 ; 姚国新 3 ; 祝海英 4 ; 雷剑 2 ; 苏文瑾 2 ;

作者机构: 1.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3.孝感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4.武汉市江夏区农业局

关键词: 菜用甘薯;研究现状;栽培技术

期刊名称: 湖北农业科学

ISSN: 0439-8114

年卷期: 2011 年 50 卷 10 期

页码: 2028-203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通过对菜用甘薯[Ipomoea batatas(L.)Lam.]的特点进行分析,比较了菜用甘薯的栽培技术与育种工作的研究现状,提出了菜用甘薯的栽培技术措施和发展方向,从而为有效地提高菜用甘薯的种植效益提供技术参考。

  • 相关文献

[1]菜用甘薯新品系主要品质特征的因子分析与综合评价. 梅新,杨新笋,何建军,施建斌,刘意,蔡沙,涂艳华,陈学玲,焦春海. 2016

[2]7种菜用甘薯品种(系)多酚类物质含量动态变化分析. 刘意,杨新笋,雷剑,王连军,柴沙沙,张文英,苏文瑾,焦春海. 2020

[3]基于GGE双标图分析菜用甘薯登记品种的丰产稳产及适应性. 戴习彬,周志林,李荣德,邱永祥,杨新笋,肖世卓,孙书军,王远,曹清河. 2022

[4]基质土壤与氮钾配合施用对菜用甘薯品质的影响. 陈雅亚,董晓丽,柴沙沙,王连军,雷剑,靳晓杰,杨新笋,张文英. 2024

[5]不同氮素形态配比对菜用甘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李成阳,柴沙沙,刘意,Soviguidi Deka Reine Judesse,王连军,雷剑,程贤亮,杨园园,杨新笋,张文英. 2022

[6]不同氮素形态配比对菜用甘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英文). 李成阳,柴沙沙,刘意,Soviguidi Deka Reine Judesse,王连军,雷剑,程贤亮,杨园园,杨新笋,张文英. 2022

[7]菜用甘薯新品种鉴定试验. 苏文瑾,刘意,王连军,雷剑,柴沙沙,杨新笋. 2018

[8]中国加工辣椒育种现状与发展对策. 姚明华,尹延旭,王飞,李宁,焦春海,赵家昱. 2015

[9]我国加工辣椒育种现状与发展对策(英文). 姚明华,尹延旭,王飞,李宁,焦春海,赵家昱. 2016

[10]水稻花药离体培养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胡建林,周黎,郑兴飞,董华林,费震江,查中萍,游艾青,徐得泽. 2019

[11]我国桑树栽培研究现状与发展对策. 叶伟彬,邓文. 1999

[12]中国鹌鹑研究概况. 张巍,李绍章,杜金平. 2012

[13]马铃薯淀粉改性技术的研究进展. 吴宇昊,祝振洲,李书艺,范传会,何建军,梅新,陈学玲. 2023

[14]基于中国知网的氮循环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陆姣云,田宏,张鹤山,熊军波,刘洋. 2023

[15]旱地花生高产高效优质栽培技术. 冯旭东,汪盛松,罗军,祁大成. 2009

[16]中籼稻新品种绿稻Q7的特征特性及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 轩素芹,张兴中,付云海. 2018

[17]甬优4949再生稻全程机械化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熊渠,刘丹,王记安,程建平,李拥军,王兰. 2018

[18]棉花新品种KB3137在长江流域棉区高产栽培技术. 李国荣,蓝家样,张胜昔,陈全求,韩光明,孟庆忠. 2019

[19]棉花新品种KB3137的选育及特征特性. 李国荣,孟庆忠,宋志红,张涛,蓝家样,张胜昔,陈全求,韩光明. 2018

[20]早熟蓝莓“奥尼尔”在湖北孝感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 杨夫臣,秦仲麒,李先明,伍涛,涂俊凡,朱红艳,刘政.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