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基因型与地点对河西灌区春小麦品质性状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袁俊秀 1 ; 杨芳萍 1 ; 杨文雄 1 ; 刘小平 2 ; 刘效华 1 ; 王世红 1 ; 虎梦霞 1 ;

作者机构: 1.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2.武警甘肃总队农副业生产基地

关键词: 春小麦;基因型;地点;品质性状

期刊名称: 中国种业

ISSN: 1671-895X

年卷期: 2010 年 09 期

页码: 83-85

摘要: 选择13个春小麦新品种(系)种植于河西灌区7个不同生态点,以研究小麦子粒蛋白质、湿面筋、吸水率、形成时间稳定时间等主要品质性状在不同地区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所测品质性状受基因型、地点及基因型×地点互作效应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13个品种品质性状在地点间存在较大差异,民勤点和武威点小麦蛋白质、湿面筋、形成时间和延伸性等主要品质性状值均较高,而黄羊点和民乐点的品质性状值相对较低。基因型影响表明,瑞春1号、1486和宁春4号的蛋白质、湿面筋形成时间、延伸性在7个地点平均值较高。

  • 相关文献

[1]中国新育油用亚麻品种(系)木酚素含量研究. 赵利,牛俊义,党占海,李毅,谢小龙,关天霞,田彩萍. 2009

[2]两种高原环境下春小麦品质比较研究. 张梅妞,张怀刚,杨文雄,陈志国,葛菊梅. 2005

[3]不同蛋白亚基类型的小麦品种品质性状评价. 马小乐,柴守玺,方永丰,孟亚雄,袁俊秀,尚勋武,王化俊. 2010

[4]甘肃育成小麦品种与地方品种品质性状的比较分析. 李望鸿,李玉芳,张环,董煚,杨文雄,张国宏. 2008

[5]抗旱丰产春小麦陇春27号配粉特性研究. 袁俊秀,虎梦霞,张俊儒,马小乐,王世红,杨文雄. 2014

[6]播期对春小麦籽粒产量及品质性状间相关性的影响. 袁俊秀,尚勋武,杨文雄,王化俊,马小乐. 2008

[7]甘肃省审定春小麦品种农艺及品质性状分析. 曹东,王东霞,张雪婷,柳娜,王世红,孟亚雄,杨文雄. 2015

[8]不同播期下春小麦籽粒产量及品质性状变化规律研究. 袁俊秀,杨文雄,尚勋武,杨芳萍. 2009

[9]河西绿洲灌区春小麦垄作栽培的产量效应及节水效果研究. 张立勤,马忠明,曹诗瑜,连彩云,徐升明. 2008

[10]甘肃河西绿洲灌区春小麦垄作沟灌栽培的产量效应及其影响机制. 马忠明,张永久. 2009

[11]覆盖对西北旱地春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和水分利用的调控. 侯慧芝,张绪成,尹嘉德,方彦杰,于显枫,王红丽,马一凡. 2018

[12]黑龙江腐烂茎线虫群体的分离和鉴定. 张淑玲,李惠霞,徐鹏刚,刘永刚,于洪涛,刘向. 2019

[13]基因型和环境及其互作对糜子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李辛村,杨天育,张恩和. 2012

[14]甘肃主栽小麦品种及骨干亲本花药培养特性评价及分析. 王炜,陈琛,叶春雷,贺小宝,杜旺喜,王云贵,杨芳萍,杨文雄,杨随庄. 2016

[15]青海省当归茎线虫种类鉴定. 韩变,李惠霞,刘永刚,石明明,倪春辉,张敏. 2022

[16]用AMMI双标图分析糜子品种的产量稳定性及试点代表性. 李辛村,张恩和,董孔军,何继红,杨天育. 2012

[17]水分胁迫下不同基因型旱地冬小麦生理变化及其与抗旱性的关系. 王淑英,张国宏,李兴茂,姜小凤,倪胜利,李倩,苏敏. 2010

[18]豌豆组织培养及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张丽娟,杨晓明,王昶,陆建英,闵庚梅. 2016

[19]啤酒大麦幼胚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高效再生. 李静雯,张正英,李淑洁,赵丽娟. 2009

[20]基因型与环境及其互作效应对胡麻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党照,张建平,赵利,王利民.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