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天津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种植密度和氮肥水平对小麦新品种‘津强7号’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建贺 1 ; 刘丹 1 ; 王从磊 1 ; 时晓伟 1 ; 石斯发 1 ; 冯刚 1 ; 梁丹 1 ;

作者机构: 1.天津市农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津强7号;氮肥;种植密度;栽培模式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19 年 21 期

页码: 14-18

摘要: 为在推广过程中,更好的发挥春小麦‘津强7号’的优质、强筋、高产特性,为优质、强筋小麦生产提供技术支撑,通过对拔节期和抽穗期不同的氮肥配比,对小麦‘津强7号’的株高、穗长、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穗数、产量进行测定,从而明确小麦‘津强7号’的最佳栽培模式。研究结果表明,‘津强7号’的产量、穗长、小穗数均比较稳定,在不同密度和氮肥施用方式上未出现显著变化;其株高、穗数受到了种植密度的影响,而千粒重、穗粒数受到了种植密度和氮肥使用方式的影响。低密度下千粒重和穗粒数显著增加,拔节期施用氮肥75 kg/hm~2,抽穗期施用150 kg/hm~2,植株较矮。450万苗/hm~2的种植密度、拔节期一次性施氮肥150 kg/hm~2,是‘津强7号’最佳栽培模式。

  • 相关文献

[1]国审优质强筋春小麦新品种津强7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梁丹,王从磊,王建贺,冯刚,时晓伟,石斯发,王继忠. 2014

[2]杏鲍菇不同栽培模式试验. 郭向华,王海旺,孙叔宜. 2003

[3]天津滨海盐渍土壤发展设施农业可行性分析. 高贤彪,肖辉. 2020

[4]不结球白菜新品种盛夏109的选育. HUANG Zhi-yin,黄志银,ZHANG Bin,张斌,WEN Feng-ying,闻凤英. 2016

[5]交替隔沟灌溉与施氮量对日光温室黄瓜光合作用、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张利东,高丽红,张柳霞,王树忠,眭晓蕾,张振贤. 2011

[6]交替隔沟灌溉与施氮量对日光温室土壤pH、EC值及黄瓜产量的影响. 张利东,黄洪宇,李愚鹤,李加旺. 2014

[7]不同氮肥用量对小麦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王立艳,高伟,李明悦,金修宽. 2021

[8]不同施氮水平对小麦氮素利用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杨勇,王立艳,高伟,赵杰,李梦琪,王景余. 2021

[9]氮肥用量及添加剂对甘蓝产量和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陆文龙,潘洁,郑鹤龄,王德芳. 2003

[10]适合设施葡萄栽培的架型与树形. 商佳胤,田淑芬,王丹,张娜.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